2025年江苏考生多少分能上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苏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江苏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
1、2024年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苏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255分(位次41467),物理类为388分(位次49979)。
2、2023年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苏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330分(位次37693),物理类为377分(位次40667)。
3、2022年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苏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337分(位次39797),物理类为221分(位次39372)。
注:以上只是江苏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在江苏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江苏(历史类) | 专科 | 255 | 41467 | 260 |
2024 | 江苏(历史类) | 专科 | 464 | 5207 | 260 |
2024 | 江苏(历史类) | 专科 | 476 | 1530 | 260 |
2023 | 江苏(历史类) | 专科 | 330 | 37693 | 260 |
2023 | 江苏(历史类) | 专科 | 454 | 8451 | 260 |
2022 | 江苏(历史类) | 专科 | 337 | 39797 | 260 |
2022 | 江苏(历史类) | 专科 | 459 | 7699 | 26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江苏(物理类) | 专科 | 388 | 49979 | 220 |
2024 | 江苏(物理类) | 专科 | 456 | 13584 | 220 |
2024 | 江苏(物理类) | 专科 | 458 | 11835 | 220 |
2024 | 江苏(物理类) | 专科 | 460 | 10087 | 220 |
2024 | 江苏(物理类) | 专科 | 461 | 9178 | 220 |
2024 | 江苏(物理类) | 专科 | 462 | 8659 | 220 |
2024 | 江苏(物理类) | 专科 | 466 | 6726 | 220 |
2023 | 江苏(物理类) | 专科 | 377 | 40667 | 220 |
2023 | 江苏(物理类) | 专科 | 438 | 13839 | 220 |
2022 | 江苏(物理类) | 专科 | 221 | 39372 | 220 |
2022 | 江苏(物理类) | 专科 | 419 | 13148 | 22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江苏高考多少分能上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简介
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前身是连云港职业大学,1983年2月经江苏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在全国率先举起了“高等职业教育”的旗帜。1999年3月,经教育部批准,在连云港职业大学与连云港市职业技术教育中心的基础上建立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2008年,学校搬入连云港市科教园区,建成了千亩美丽校园。步入新时代,学校高点站位、谋篇布局,明确了“创成双高院校、创建应用本科”的奋斗目标,全校师生同心协力、攻坚克难,踏上了“高质发展、谋强进位”的历史新征程,推动学校各项事业不断向前发展。
学校位于风景秀丽、气候宜人的海滨城市—连云港市,坐落在著名的西游圣境花果山脚下。占地1150亩,建筑面积35万平方米,现有教职工600余人,全日制本专科在校生14000余人。设有机电工程学院、材料与化工学院(医药工程学院)、建筑工程学院、信息工程学院、商学院、艺术与旅游学院、公共管理学院、外国语学院(国际交流合作学院)、继续教育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基础课部(公共体育部)等11个教学单位。
学校坚持把人才强校作为重大发展战略,积极实施高层次人才、“双师型”教师培养工程。现有博士21人,硕士411人,正高30人,副高192人,硕士以上学位人数占比73.3%。省、市高等学校教学名师、省“333高层次人才培养工程”培养对象等各类高层次人才200余人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