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西考生多少分能上中国海洋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中国海洋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中国海洋大学在山西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山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中国海洋大学
2025年山西高考考生要想上中国海洋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38分左右(位次4513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43分左右(位次25986名左右)。
1、2024年中国海洋大学在山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58分(位次2582),物理类为571分(位次15690)。
2、2023年中国海洋大学在山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36分(位次2286),物理类为541分(位次18179)。
3、2022年中国海洋大学在山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55分(位次1931),物理类为525分(位次22391)。
注:以上只是山西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中国海洋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中国海洋大学在山西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山西(历史类) | 本一A | 579 | 1241 | 516 |
2024 | 山西(历史类) | 本一A1 | 558 | 2582 | 516 |
2023 | 山西(历史类) | 本一A | 536 | 2286 | 490 |
2023 | 山西(历史类) | 本一A1 | 546 | 1701 | 490 |
2022 | 山西(历史类) | 本一A | 563 | 1349 | 517 |
2022 | 山西(历史类) | 本一A1 | 555 | 1931 | 517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山西(物理类) | 本一A | 600 | 7761 | 506 |
2024 | 山西(物理类) | 本一A | 601 | 7542 | 506 |
2024 | 山西(物理类) | 本一A1 | 571 | 15690 | 506 |
2023 | 山西(物理类) | 本一A | 577 | 8769 | 480 |
2023 | 山西(物理类) | 本一A | 589 | 6423 | 480 |
2023 | 山西(物理类) | 本一A1 | 541 | 18179 | 480 |
2022 | 山西(物理类) | 本一A | 562 | 9389 | 498 |
2022 | 山西(物理类) | 本一A | 567 | 8099 | 498 |
2022 | 山西(物理类) | 本一A1 | 525 | 22391 | 498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山西高考多少分能上中国海洋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中国海洋大学简介
中国海洋大学是一所海洋和水产学科特色显著、学科门类齐全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是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的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
学校积极支持崂山实验室建设,协同打造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主持建设我国地球科学领域首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深海圈层与地球系统前沿科学中心),主持海洋领域首个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项目(多场多体多尺度耦合及其对海工装备性能与安全的影响机制)。建有全国重点实验室、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农业部重点实验室等省部级以上各类科研基地平台40余个。拥有科学考察实习船舶3艘,包括5000吨级新型深远海综合科考实习船“东方红3”、3000吨级海洋综合科学考察实习船“东方红2”、300吨级的“天使1”科考交通补给船,形成了自近岸、近海至深远海并辐射到极地的海上综合流动实验室系统,具备了一流的海上现场观测能力。
学校在地球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工程技术、化学、材料科学、农业科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环境学与生态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微生物学、计算机科学、社会科学12个学科(领域)进入ESI全球科研机构排名前1%。作为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技术发明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自然科学二等奖2项,科技进步二等奖11项。“十三五”以来,主持国家级各类项目2200余项,获省部级科技奖励104项,在国内外高水平期刊发表论文32000余篇,申请发明专利4500余项,授权发明专利2600余项,其中授权国际发明专利44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