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内蒙古考生多少分能上山东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山东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山东大学在内蒙古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内蒙古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山东大学
2025年内蒙古高考考生要想上山东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33分左右(位次2659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32分左右(位次14360名左右)。
1、2024年山东大学在内蒙古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40分(位次2281),物理类为548分(位次11500)。
2、2023年山东大学在内蒙古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30分(位次1911),物理类为534分(位次8226)。
3、2022年山东大学在内蒙古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29分(位次1836),物理类为499分(位次13511)。
注:以上只是内蒙古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山东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山东大学在内蒙古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内蒙古(历史类) | 本一A | 549 | 1811 | 478 |
2024 | 内蒙古(历史类) | 本一B | 540 | 2281 | 478 |
2023 | 内蒙古(历史类) | 本一A | 549 | 1162 | 468 |
2023 | 内蒙古(历史类) | 本一B | 530 | 1911 | 468 |
2022 | 内蒙古(历史类) | 本一A | 563 | 555 | 459 |
2022 | 内蒙古(历史类) | 本一B | 529 | 1836 | 459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内蒙古(物理类) | 本一A | 609 | 3419 | 471 |
2024 | 内蒙古(物理类) | 本一B | 548 | 11500 | 471 |
2023 | 内蒙古(物理类) | 本一A | 539 | 7536 | 434 |
2023 | 内蒙古(物理类) | 本一B | 534 | 8226 | 434 |
2022 | 内蒙古(物理类) | 本一A | 549 | 5540 | 427 |
2022 | 内蒙古(物理类) | 本一B | 499 | 13511 | 427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内蒙古高考多少分能上山东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山东大学简介
山东大学是一所历史悠久、学科齐全、实力雄厚、特色鲜明的教育部直属重点综合性大学,在国内外具有重要影响,2017年顺利迈入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A类)行列。
山东大学前身是1901年创办的山东大学堂,被誉为中国近代高等教育起源性大学。其医学学科起源于1864年,开启近代中国高等医学教育之先河。从诞生起,学校先后历经了山东大学堂、国立青岛大学、国立山东大学、山东大学以及由原山东大学、山东医科大学、山东工业大学三校合并组建的新山东大学等几个历史发展时期。120余年来,山东大学始终秉承“为天下储人才,为国家图富强”的办学宗旨,深入践行“学无止境,气有浩然”的校训精神,踔厉奋发,薪火相传,积淀形成了“崇实求新”的校风,培养了大批德才兼备的优秀人才,为国家和区域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要贡献。
学校总占地面积8000余亩,形成了一校三地(济南、威海、青岛)的办学格局,是中国目前学科门类最齐全的大学之一,在综合性大学中具有代表性,拥有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4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点52个,专业学位博士授权类别9个、硕士授权类别34个,本科招生专业97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46个,涵盖除农学、军事学以外的所有学科门类。现有在校生75000余人,专任教师4800余人,其中,中国科学院和工程院院士(含聘任制)21人,长江学者特聘教授52人、长江青年31人,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0人、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74人,国家特支计划领军人才52人、青年拔尖人才6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39人。建有全国(国家)重点实验室7个,其他自然科学类国家级科研平台10个;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4个,其他人文社科类国家级科研平台5个。拥有山东大学齐鲁医院等4家直属附属医院。与32个国家和地区的200余所学校签署了校际合作协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