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考生多少分能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河南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河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2025年河南高考考生要想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91分左右(位次2899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78分左右(位次40843名左右)。
1、2024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河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71分(位次6515),物理类为563分(位次57281)。
2、2023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河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89分(位次6955),物理类为573分(位次44106)。
3、2022年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河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64分(位次6902),物理类为550分(位次59236)。
注:以上只是河南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在河南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河南(历史类) | 本一 | 571 | 6515 | 521 |
2023 | 河南(历史类) | 本一 | 589 | 6955 | 547 |
2023 | 河南(历史类) | 本一 | 597 | 5216 | 547 |
2022 | 河南(历史类) | 本一 | 564 | 6902 | 527 |
2022 | 河南(历史类) | 本一 | 567 | 6099 | 527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河南(物理类) | 本一 | 563 | 57281 | 511 |
2024 | 河南(物理类) | 本一 | 585 | 35066 | 511 |
2024 | 河南(物理类) | 本一 | 591 | 30123 | 511 |
2024 | 河南(物理类) | 本一 | 605 | 20456 | 511 |
2023 | 河南(物理类) | 本一 | 573 | 44106 | 514 |
2023 | 河南(物理类) | 本一 | 587 | 31315 | 514 |
2023 | 河南(物理类) | 本一 | 593 | 26587 | 514 |
2022 | 河南(物理类) | 本一 | 550 | 59236 | 509 |
2022 | 河南(物理类) | 本一 | 576 | 31813 | 509 |
2022 | 河南(物理类) | 本一 | 580 | 28410 | 509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河南高考多少分能上南京信息工程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简介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是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峰计划A类建设高校。学校因服务新中国国家战略和国民经济建设需求而生,1960年设立南京大学气象学院(学校前身),隶属原中央(军委)气象局,1963年独立建校为南京气象学院,1978年列入全国重点大学,2000年划转江苏省人民政府主管,2004年更名为南京信息工程大学。2007年以来,学校先后实现了江苏省人民政府、中国气象局、教育部、国家海洋局等多方共建。现为以江苏省管理为主的中央与地方共建高校。
学校设有24个专业学院,以及国际教育学院、雷丁学院(中英合作)、沃特福德学院(中爱合作)、长望学院(拔尖培养)、龙山书院(大类培养)、藕舫学院(创新创业)、应用技术学院、继续教育学院等高水平办学机构。
学校积极推动海内外合作共建,着力汇聚办学资源、拓展办学空间,与全国各省市区气象局,中国科学院大学,中国科学院大气所、海洋所、遥感所、自动化所,国家卫星气象中心,国家气象中心,中船重工724所、716所,新华报业传媒集团,江苏省社科院等建立了全面合作关系,与华为技术有限公司、腾讯计算机系统有限公司、惠普企业服务集团(DXC)、京东方科技集团股份有限公司等全面深化合作,与南京钢铁、亨通光电、北方信息控制研究院集团、航天宏图、国睿科技、腾讯云、奇安信等多家国内知名企业联合成立校企研究院。建有北京研究院,南京、苏州、无锡、南通和安徽天长等校地联合研究院和研究生院。深入推进“中国气象谷”产教学研融合式发展,高标准推进金牛湖产教融合园区建设,谱写学校融入长三角一体化发展新篇章。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