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考生多少分能上东营科技职业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东营科技职业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东营科技职业学院在安徽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东营科技职业学院
1、2024年东营科技职业学院在安徽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220分(位次133267),物理类为333分(位次286978)。
2、2023年东营科技职业学院在安徽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287分(位次131041),物理类为317分(位次264652)。
3、2022年东营科技职业学院在安徽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202分(位次165654),物理类为353分(位次236020)。
注:以上只是安徽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东营科技职业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东营科技职业学院在安徽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安徽(历史类) | 专科 | 220 | 133267 | 200 |
2023 | 安徽(历史类) | 专科 | 287 | 131041 | 200 |
2022 | 安徽(历史类) | 专科 | 202 | 165654 | 20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安徽(物理类) | 专科 | 333 | 286978 | 200 |
2023 | 安徽(物理类) | 专科 | - | - | 200 |
2023 | 安徽(物理类) | 专科 | 317 | 264652 | 200 |
2022 | 安徽(物理类) | 专科 | 353 | 236020 | 20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安徽高考多少分能上东营科技职业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东营科技职业学院简介
东营科技职业学院创建于1985年,是经山东省政府批准、教育部备案的全日制普通高等职业院校。近年来,先后荣获“全国高职院校就业星级示范校”、“山东省教育工作先进单位”、“山东省培育工匠精神优秀院校”、“山东省最佳社会声誉高校”、“山东最佳品牌影响力高校”等荣誉称号。
学校秉承“修德树人 知行合一”的校训,狠抓内涵建设,办学质量不断提升。邀请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海洋大学教授李华军担任名誉院长,提升专家治学水平。现形成了以工学专业为主体,以现代化工、智能制造、新一代信息技术为优势和特色的专业体系,其中:现代化工专业群立项山东省品牌专业群、山东省高水平专业群,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立项山东省现代学徒制试点。现有省级教学成果奖2项,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9门,省级在线精品课程16门;主持省级项目90余项,公开发表学术论文300余篇,编写教材、出版专著61部;获批教育部“1+X”证书试点19项,国家专利局授权专利70项;在省级及以上一类赛事中获奖72项,并积极承办山东省职业院校技能大赛、金砖国家职业技能大赛、中国大学生高分子材料创新创业大赛、山东省新一代信息技术创新应用大赛、山东省“技能兴鲁”职业技能大赛等各类赛事。
学校坚持“以人为本 厚德尚能 服务经济 引领社会”的办学宗旨,服务区域经济社会发展的能力不断提高。一是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助力华泰集团、齐成控股、威玛装备3家企业成功获批山东省产教融合型企业。二是突出服务本地导向,2022届毕业生在齐成、华泰、威玛等本地企业实习率上升到了76.33%,留用率上升到了40.86%,为地方企业发展提供了有效技术技能人才支撑。三是坚持育训并举,依托良好办学条件以及全国化工行业职业技能鉴定、全国机械行业职业技能鉴定、教育部1+X职业技能等级证书制度试点等资质,积极开展各类非学历培训服务,与县直部门单位分别共建了网格学院、农民合作社学院、巾帼学院、退役军人学院、乐安工匠学院、消防培训中心、研学中心等教育培训中心,先进经验做法被省政法委、省妇联等上级部门推广。另外,积极响应国家关于高职院校百万扩招政策,三年时间招收培养退役军人、下岗失业人员、农民工、高素质农民、在职企业员工等人员1023人;依托国家开放大学函授教育资质,培养工程造价、电气自动化技术、应用化工技术、建筑工程技术等函授学历学生923人。四是助推地方产业技术创新,引进了中国电子科技集团第五十五研究所、武汉理工大学广饶化工研究院、青岛科技大学广饶橡胶工业研究院、中国晶体协会等科研院所,引进千人计划专家、北京大学孙俊良教授等一批领军人才,转化落地“双动力智能硫化机”等一批成果项目。五是积极开展创新创业教育服务,依托学校创新创业中心,定期举办创业报告会、创业沙龙等活动,自2016年成立以来,创业中心累计入驻初创企业180余家,带动创业从业人员1000余人,孵化成功迁出企业10家,中心先后获评市级创业孵化示范基地、省级众创空间。六是积极服务“乡村振兴”战略,发挥县域办学优势,主动对接开展农业农村技术培训与咨询服务,培养现代农民,为乡村振兴贡献职教力量,打造电商直播孵化基地,构建了“学院+基地+企业+农特”的电商支农帮扶发展模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