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福建考生多少分能上山东女子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山东女子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山东女子学院在福建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福建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山东女子学院
2025年福建高考考生要想上山东女子学院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86分左右(位次14964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71分左右(位次94977名左右)。
1、2024年山东女子学院在福建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78分(位次16603),物理类为507分(位次69553)。
2、2023年山东女子学院在福建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82分(位次17001),物理类为474分(位次71825)。
3、2022年山东女子学院在福建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96分(位次20164),物理类为472分(位次68381)。
注:以上只是福建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山东女子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山东女子学院在福建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福建(历史类) | 本科 | 478 | 16603 | 431 |
2023 | 福建(历史类) | 本科 | 482 | 17001 | 453 |
2022 | 福建(历史类) | 本科 | 496 | 20164 | 468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福建(物理类) | 本科 | 507 | 69553 | 449 |
2024 | 福建(物理类) | 本科 | 510 | 67396 | 449 |
2023 | 福建(物理类) | 本科 | 474 | 71825 | 431 |
2022 | 福建(物理类) | 本科 | 472 | 68381 | 428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福建高考多少分能上山东女子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山东女子学院简介
山东女子学院是省属公办普通本科高校,全国3所女子普通本科高校之一。学校始建于1952年,1984年举办成人高等教育,1995年举办普通高等专科教育,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改建为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2016年接受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并顺利通过评估,2021年学校获批山东省应用型本科高校建设支持单位,2022年获批山东省“智慧教育示范校”。
学校围绕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培养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调整优化学科专业布局。现有15个教学院部,44个普通本科专业,涉及教育学、法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文学、工学、理学8个学科门类,面向全国19个省/自治区招生。工商管理获批省级特色专业,学前教育专业被省教育厅确定为山东省特色专业、山东省成人高等教育品牌专业;以工商管理、学前教育为核心的2个专业群获批山东省高水平应用型立项建设专业群;国际经济与贸易、旅游管理、工商管理、会计学、计算机科学与技术、人力资源管理、市场营销、金融工程、商务英语和数字媒体技术10个本科专业入选山东省高等学校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学前教育专业、社会工作专业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8门课程被认定为山东省一流本科课程,5门课程被认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门课程被认定为山东省思政课“金课”,6门课程被认定为山东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学校先后荣获基础教育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高等教育、职业教育、基础教育省级教学成果一等奖5项、二等奖13项、三等奖4项;“幼儿园教师协同培养综合改革实践”获批教育部卓越幼儿园教师培养改革项目,学校与省妇联共同创办的山东女子创业大学,先后培训学员5万余人,孵化创新创业项目150余项,被评为山东省省级大学生创业孵化示范基地、山东省女性创新创业教育重点基地,有力支持了山东妇女创新创业,为服务国家乡村振兴战略贡献巾帼力量。“立体化、一站式连锁经营管理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幼儿教师校内外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入选省级创新实验区;金融工程(金融大数据方向)专业获批山东省产教融合(校企合作)示范性品牌专业;2个项目被立项为首批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数字创意产业学院、健康养老产业学院获批山东省现代产业学院,科创金融学院获批山东省专业特色学院。近3年来,学生在全国数学建模、“互联网+”、挑战杯等高水平大学生学科竞赛中获得国家级奖170余项、省部级奖800余项。
学校坚持科研兴校战略,加强科研平台和团队建设,科研立项与成果逐年增加。“十三五”以来,学校教师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社科基金、教育科学规划、艺术基金等国家级课题24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1项,省部级课题224项,获省部级科研奖23项,出版学术著作121部,授权国家专利318项。2020年以来,在国家社科基金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实现了新突破,获批国家社科基金项目立项6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科学基金项目立项4项。学校坚持以马克思主义妇女观为指导,主动引领先进性别文化,妇女/性别理论与实践研究特色日益突出,先后获批全国妇联和山东省妇联妇女/性别研究与培训基地、全国妇联和山东省妇联家庭教育实验研究基地、山东女性人力资源开发与管理研究基地、“一带一路”沿线俄语区国家社会和妇女发展研究中心等研究平台。积极承担并参与妇女儿童事业发展、妇女/性别研究,以及相关政策、法律的研究和制定等,“学前教育立法团队”负责起草的《山东省学前教育条例》被评为2019年山东教育十件大事之一,并承担教育部幼小衔接行动计划和《山东教育现代化2035》学前教育部分的起草工作。《山东女子学院学报》坚持以深化妇女/性别研究、弘扬先进性别文化为宗旨,为全国三大妇女/性别理论研究刊物之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