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西考生多少分能上江苏师范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江苏师范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江苏师范大学在广西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广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江苏师范大学
2025年广西高考考生要想上江苏师范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37分左右(位次8324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68分左右(位次78935名左右)。
1、2024年江苏师范大学在广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30分(位次9857),物理类为504分(位次53490)。
2、2023年江苏师范大学在广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33分(位次11062),物理类为470分(位次52321)。
3、2022年江苏师范大学在广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35分(位次10172),物理类为470分(位次49555)。
注:以上只是广西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江苏师范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江苏师范大学在广西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广西(历史类) | 本科 | 530 | 9857 | 400 |
2024 | 广西(历史类) | 本科 | 552 | 6084 | 400 |
2024 | 广西(历史类) | 本科 | 556 | 5526 | 400 |
2024 | 广西(历史类) | 本科 | 567 | 4095 | 400 |
2023 | 广西(历史类) | 本二 | 533 | 11062 | 428 |
2022 | 广西(历史类) | 本二 | 535 | 10172 | 421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广西(物理类) | 本科 | 504 | 53490 | 371 |
2024 | 广西(物理类) | 本科 | 504 | 53490 | 371 |
2024 | 广西(物理类) | 本科 | 520 | 42944 | 371 |
2023 | 广西(物理类) | 本二 | 470 | 52321 | 347 |
2022 | 广西(物理类) | 本二 | 470 | 49555 | 343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广西高考多少分能上江苏师范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江苏师范大学简介
江苏师范大学是江苏省人民政府和教育部共建高校,是江苏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学校1952年创办于江苏无锡,战功卓著的刘先胜中将为首任校长。1956年正式纳入普通高等教育序列招生。1957年成立江苏师范专科学校。1958年学校北迁徐州,1959年与徐州师范专科学校合并,成立徐州师范学院。60年代初,全国高校布局调整,周恩来总理指示:“徐州地区地域辽阔,要有大学”,学校因此得以保留。从此,学校扎根苏北,艰苦创业,逐步发展。1979年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1981年成为全国首批硕士学位授予单位。1984年,江苏省人民政府以原徐州市教师进修学院为基础设立徐州师范专科学校,1989年该校并入我校。1996年学校更名为徐州师范大学。1999年原煤炭部所属的徐州工业学校并入。2011年学校更名为江苏师范大学。建校以来,全校师生秉承“崇德厚学,励志敏行”的校训,经过不懈努力,各项事业都有了快速发展,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日益提升。
学校2004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中获得优秀等次,2015年高质量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审核评估。近年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1项,江苏省教学成果奖73项,全国研究生教育成果奖1项,教指委研究生教育(教学)成果奖18项,获批江苏省研究生优秀教材3部、优秀课程4门、优秀教学案例4个、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被国家研究生教育智慧教育平台收录优秀教学资源11个;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4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6个、省品牌专业建设工程一期项目4项。建有国家级部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高校优秀教学团队5个;获批国家一流本科课程27门、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门、国家级精品教材和规划教材6部,全国优秀教材(基础教育类)二等奖2项,1人获“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荣誉称号;教育部虚拟实验室1个, 首批教育部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项,教育部第二批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高层次人才培养项目1项, 教育部“语言学课程虚拟教研室”1个,首批江苏高校省级虚拟教研室建设培育点1个, 首批江苏高校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省级重点培育项目4项,江苏省优秀基层教学组织2个;各类省级精品课程107门、江苏省本科课程思政示范课程3门、精品教材和重点教材85部、江苏省”十四五”职业教育规划教材5部、江苏省优秀培育教材5部。承担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项,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2项,江苏省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1项。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2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金课”1个,首批江苏省大学生创新创业实践教育中心建设点1个,江苏省大型科学仪器开放实验室1个。学校被教育部、国家语委确定为全国首批“国家语委语言文字应用培训基地”、全国唯一一家“经典诵读教育”学科(领域)培训机构,获评“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校”“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
学校获首批“全国文明校园”并蝉联该荣誉称号,被授予第三批“全国文明单位”,连续十次被省委、省政府表彰为“江苏省文明单位”,五次被表彰为“江苏省文明校园”,五次被表彰为“江苏省文明单位标兵”。迈入新的发展时期,江苏师大人将继续发扬“守正出新,坚志勇为”的校园精神,进一步解放思想,全面深化改革,推进内涵发展、转型发展、特色发展,为全面建设高水平大学而不懈奋斗!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