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2025河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上海交通大学(附2022-2024录取分数线)

更新时间:2025-07-06 12:43:40

2025年河南考生多少分能上上海交通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上海交通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上海交通大学在河南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河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上海交通大学

一、2025年河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上海交通大学

2025年河南高考考生要想上上海交通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669分左右,物理类预估需660分左右(位次2250名左右)。

1、2024年上海交通大学在河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652分(位次76),物理类为663分(位次1942)。

2、2023年上海交通大学在河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668分(位次76),物理类为659分(位次2043)。

3、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在河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637分(位次78),物理类为643分(位次2458)。

注:以上只是河南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上海交通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上海交通大学在河南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招生省份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4河南(历史类)本一--521
2024河南(历史类)本一65276521
2023河南(历史类)本一66876547
2022河南(历史类)本一63778527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2、物理类

年份招生省份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4河南(物理类)本一--511
2024河南(物理类)本一6631942511
2024河南(物理类)本一683444511
2024河南(物理类)本一693150511
2023河南(物理类)本一--514
2023河南(物理类)本一6592043514
2023河南(物理类)本一6691165514
2023河南(物理类)本一683431514
2023河南(物理类)本一691198514
2022河南(物理类)本一--509
2022河南(物理类)本一6432458509
2022河南(物理类)本一6551232509
2022河南(物理类)本一663734509
2022河南(物理类)本一678198509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河南高考多少分能上上海交通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上海交通大学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20多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建设成为一所“综合性、创新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75个,涵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和艺术等9个学科门类;新世纪以来共获61项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其中39项为第一完成单位);拥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9个,上海市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国家级教学名师9人,上海市教学名师36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6个,上海市教学团队15个;有国家级视频公开课1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19门,国家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7门,上海市精品课程183门;有国家级双语示范课程7门,上海高校示范性全英语课程53门。

学校有18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2个学科入选上海市高峰学科。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1个,覆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等10个学科门类;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6个,覆盖12个学科门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0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4个;38个博士后流动站;8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级能源研发中心,2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2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12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5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生物安全三级实验室,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3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新农村发展研究院,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国家能源局创新平台,1个集成攻关大平台,8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教育部基础研究创新中心,2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前沿科学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3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1个国家级创新基地,4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医学中心,1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个自然资源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1个自然资源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1个生态环境部重点实验室,4个上海市工程研究中心,5个上海市前沿科学研究基地,3个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21个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功能型平台,1个上海市技术创新中心,8个上海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个上海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48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等。与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工程院、文旅部、民政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共建一批高水平智库研究平台。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