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考生多少分能上江西理工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江西理工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江西理工大学在广东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广东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江西理工大学
2025年广东高考考生要想上江西理工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62分左右(位次66159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34分左右(位次93229名左右)。
1、2024年江西理工大学在广东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12分(位次31686),物理类为530分(位次99395)。
2、2023年江西理工大学在广东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57分(位次73213),物理类为529分(位次101499)。
3、2022年江西理工大学在广东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21分(位次26901),物理类为533分(位次92972)。
注:以上只是广东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江西理工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江西理工大学在广东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12 | 31686 | 428 |
2024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20 | 27635 | 428 |
2023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457 | 73213 | 433 |
2023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23 | 26736 | 433 |
2022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21 | 26901 | 437 |
2022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23 | 25688 | 437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30 | 99395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30 | 98138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35 | 90988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48 | 73243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55 | 64265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57 | 61386 | 442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29 | 101499 | 439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42 | 84945 | 439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43 | 82898 | 439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47 | 78303 | 439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54 | 69966 | 439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33 | 92972 | 445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36 | 88501 | 445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45 | 77064 | 445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46 | 76187 | 445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49 | 71244 | 445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50 | 70675 | 44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广东高考多少分能上江西理工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江西理工大学简介
江西理工大学创办于1958年,原名江西冶金学院,1988年更名为南方冶金学院,2004年更名为江西理工大学。学校曾先后隶属于冶金工业部、中国有色金属工业总公司,2013年成为江西省人民政府、工业和信息化部、教育部共建高校。学校是国务院批准具有博士、硕士和学士学位授予权的单位,是一所以工学为主,理工结合,管理学、经济学、法学、文学、艺术学、教育学等多学科协调发展,面向全国招生和就业并有权接收华侨及港澳台学生和留学生的教学研究型大学;是宝钢教育奖评审高校;学校具有推荐优秀本科生免试攻读硕士学位资格;是我国有色金属工业和钢铁工业重要的人才培养和科研基地,被誉为“有色冶金人才摇篮”。
学校在赣州、南昌两地办学,占地面积共计2600余亩。校本部位于享有“世界钨都”“稀土王国”“客家摇篮”“红色故都”之美誉的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江西省赣州市。学校1958年开办本科教育,1980年开始硕士研究生教育,2013年开始博士研究生教育。现有5个学术职能学部,22个教学学院,19个科研院所。全日制在校本科生2.7万余人,在校研究生5000余人。毕业生以其专业适应性广和“为人诚实、基础扎实、工作踏实”的特点而广受社会欢迎,一次就业率和就业质量保持在江西高校前列,并于2011年荣膺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五十强”,2017年荣膺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五十强”。据中国“世界500强”企业CEO毕业院校排名榜显示,我校在2012年中国“世界500强”企业CEO毕业院校并列第5位。据中国校友会网发布的《中国大学排行榜》显示,我校在2014 年“中国高校杰出校友排行榜”中名列第94 位,在2024年校友会网中国大学排行榜中名列138位;我校在2023年自然指数排名中居国内143名,在USnews2023世界大学排名中居国内187名。
以质量立校、办一流学府。学校坚持“教学优先、教师优先、学生优先”的工作原则和“教学是否满意、教师是否满意、学生是否满意”的工作标准,引导优质教学资源向教学一线集聚。学校拥有国家稀土功能材料创新中心、国家离子型稀土资源高效开发利用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铜冶炼及加工工程技术研究中心、教育部稀有稀土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国家市场监管重点实验室(稀土产品检测与溯源)、国家钨与稀土产品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离子型稀土资源开发及应用教育部重点实验室、钨资源高效开发及应用技术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一批国家科研平台,1个国家级现代产业学院、4个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教育部国别研究中心,3个省“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1个海智计划工作站,26个省级重点实验室、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研究中心、重点培育智库和哲学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1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58个校内外实习基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