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南考生多少分能上曲阜师范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曲阜师范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曲阜师范大学在湖南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湖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曲阜师范大学
2025年湖南高考考生要想上曲阜师范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27分左右(位次15190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28分左右(位次59231名左右)。
1、2024年曲阜师范大学在湖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75分(位次36096),物理类为491分(位次99003)。
2、2023年曲阜师范大学在湖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28分(位次11888),物理类为523分(位次61444)。
3、2022年曲阜师范大学在湖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36分(位次11283),物理类为517分(位次56113)。
注:以上只是湖南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曲阜师范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曲阜师范大学在湖南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湖南(历史类) | 本科 | 475 | 36096 | 438 |
2024 | 湖南(历史类) | 本科 | 534 | 13162 | 438 |
2024 | 湖南(历史类) | 本科 | 547 | 9968 | 438 |
2023 | 湖南(历史类) | 本科 | 528 | 11888 | 428 |
2023 | 湖南(历史类) | 本科 | 537 | 9829 | 428 |
2022 | 湖南(历史类) | 本科 | 536 | 11283 | 451 |
2022 | 湖南(历史类) | 本科 | 542 | 9569 | 451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491 | 99003 | 422 |
2024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500 | 88344 | 422 |
2023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523 | 61444 | 415 |
2023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527 | 58303 | 415 |
2022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517 | 56113 | 414 |
2022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533 | 43342 | 414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湖南高考多少分能上曲阜师范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曲阜师范大学简介
尼山在望,上庠煌煌。执铎以振,杏坛流芳。
学校发挥孔子故里独特优势,担当文化传承创新使命,推动以文化人、为国弘文,全力打造传统文化“两创”新高地。孔子及儒学研究特色优势鲜明,建成了国内唯一的学士、硕士、博士、博士后儒学专门人才培养机制,以孔子儒学为主要研究方向的专门史(思想史)学科是博士学位授权点、山东省优势特色学科,建有博士后流动站。与山东大学联合申报省部共建儒家文明协同创新中心,建有“孔子与山东文化强省战略协同创新中心”“山东省中国外交遗产研究基地”等省部级研究基地3个。2013年以来,获批儒学与传统文化领域省部级以上课题192项,其中“历代孔府档案文献集成与研究及全文数据库建设”“《尚书》学研究”等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课题3项,5项成果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3项研究入选首批国家社科基金冷门“绝学”专项。在教育部和山东省支持下,首倡并建成全国唯一教师文化主题、师德教育特色的中国教师博物馆,获批山东唯一的国家级师德教育基地、全国唯一的中外青少年交流基地,列入山东省“十四五”重大教育工程。学校与省教育厅共建山东省教师优秀传统文化教育基地、山东省大中小学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研究指导中心。
学校是教育部首批外国留学生定点招生高校,是教育部中外语言交流合作中心国际中文教师奖学金、山东省政府外国留学生奖学金项目高校,先后入选公派留学“省校联合培养计划”、山东省“外专双百计划”。建有加拿大、韩国2所孔子学院。多年来,学校坚持兼容并包,兼收并蓄的学术方针,以广阔的胸襟,开放的眼界,广泛吸纳多元文明成果,先后与韩国、日本、美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新西兰、加拿大等近20个国家87所高校建立了校际友好关系,在联合办学、教师和学生互派、文化学术交流等领域建立了广泛而深入的合作。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