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黑龙江考生多少分能上河北师范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河北师范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河北师范大学在黑龙江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黑龙江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河北师范大学
2025年黑龙江高考考生要想上河北师范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83分左右(位次11419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72分左右(位次43845名左右)。
1、2024年河北师范大学在黑龙江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68分(位次2784),物理类为497分(位次35514)。
2、2023年河北师范大学在黑龙江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84分(位次2864),物理类为470分(位次21488)。
3、2022年河北师范大学在黑龙江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18分(位次2563),物理类为446分(位次31880)。
注:以上只是黑龙江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河北师范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河北师范大学在黑龙江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黑龙江(历史类) | 本科 | 568 | 2784 | 410 |
2024 | 黑龙江(历史类) | 本科 | 568 | 2784 | 410 |
2023 | 黑龙江(历史类) | 本一A | 484 | 2864 | 430 |
2022 | 黑龙江(历史类) | 本一A | 518 | 2563 | 463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黑龙江(物理类) | 本科 | 497 | 35514 | 360 |
2024 | 黑龙江(物理类) | 本科 | 503 | 33595 | 360 |
2024 | 黑龙江(物理类) | 本科 | 531 | 25107 | 360 |
2023 | 黑龙江(物理类) | 本一A | 470 | 21488 | 408 |
2022 | 黑龙江(物理类) | 本一A | 446 | 31880 | 429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黑龙江高考多少分能上河北师范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河北师范大学简介
河北师范大学是河北省人民政府与教育部共建的省属重点骨干大学,河北省“双一流”建设一层次高校。学校起源于1902年创建于北京的顺天府学堂和1906年创建于天津的北洋女师范学堂,具有120多年的发展历史和光荣的办学传统。1996年6月,原河北师范大学、河北师范学院与创建于1952年的河北教育学院、创建于1984年的河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合并,组建成新的河北师范大学。2014年,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决定共建河北师范大学。
学校聚焦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牢记“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初心使命,不断提高办学水平,着力培养担当民族复兴大任的时代新人。获批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14个专业通过师范类专业第二级认证,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4个、一流本科课程21门、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特色专业建设点6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4项,精品资源共享课程6门、精品视频公开课1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4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项、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实践基地3个,中国专业学位案例中心案例库收录教学案例34篇;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18个、一流本科课程47门、本科教育创新高地7个、品牌特色专业8个、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5项、精品在线开放课程14门、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10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9门、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课程思政教学研究示范中心1个。学校获评“全国毕业生就业典型经验高校50强”,入选教育部“卓越中学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实施院校。近年来,共获得6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二等奖5项)。
学校现有在职教职工2601人,其中专任教师1633人。在职教职工中,正高职人员382人,副高职人员919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拥有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国家教学名师1人,国家“万人计划”教学名师1人,国家青年人才2人,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1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入选者、国家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1人,国家优秀青年基金获得者2人,省级以上各类优秀专家213人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