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内蒙古考生多少分能上内蒙古工业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内蒙古工业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内蒙古工业大学在内蒙古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内蒙古新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内蒙古工业大学
2025年内蒙古新高考考生要想上内蒙古工业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25分左右(位次13224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345分左右(位次66048名左右)。
1、2024年内蒙古工业大学在内蒙古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427分(位次13086),理科为389分(位次53444)。
2、2023年内蒙古工业大学在内蒙古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427分(位次12009),理科为344分(位次56652)。
3、2022年内蒙古工业大学在内蒙古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459分(位次7602),理科为359分(位次49177)。
注:以上只是内蒙古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内蒙古工业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内蒙古工业大学在内蒙古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文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内蒙古(文科) | 本一A | 478 | 7204 | 478 |
2024 | 内蒙古(文科) | 本二A | 427 | 13086 | 381 |
2023 | 内蒙古(文科) | 本一A | 468 | 6832 | 468 |
2023 | 内蒙古(文科) | 本二A | 427 | 12009 | 379 |
2023 | 内蒙古(文科) | 本二A | 450 | 9034 | 379 |
2022 | 内蒙古(文科) | 本一A | 459 | 7602 | 459 |
2022 | 内蒙古(文科) | 本一A | 459 | 7602 | 459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理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内蒙古(理科) | 本一A | 472 | 28619 | 471 |
2024 | 内蒙古(理科) | 本一A | 494 | 22866 | 471 |
2024 | 内蒙古(理科) | 本二A | 389 | 53444 | 360 |
2024 | 内蒙古(理科) | 本二A | 408 | 47446 | 360 |
2023 | 内蒙古(理科) | 本一A | 434 | 28969 | 434 |
2023 | 内蒙古(理科) | 本一A | 455 | 23526 | 434 |
2023 | 内蒙古(理科) | 本二A | 344 | 56652 | 333 |
2023 | 内蒙古(理科) | 本二A | 389 | 42062 | 333 |
2022 | 内蒙古(理科) | 本一A | 427 | 30146 | 427 |
2022 | 内蒙古(理科) | 本一A | 440 | 26777 | 427 |
2022 | 内蒙古(理科) | 本二A | 359 | 49177 | 323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内蒙古高考多少分能上内蒙古工业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内蒙古工业大学简介
内蒙古工业大学坐落在呼和浩特市,是一所以工为主,工、理、管、法、文、经、艺术相结合,具有学士、硕士、博士完整人才培养体系的特色鲜明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现有力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建筑学等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与内蒙古大学共建马克思主义理论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有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5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5个。有9个自治区重点学科,4个自治区重点培育学科,3个自治区优势特色学科。动力工程及工程热物理入选自治区一流拔尖培育学科,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建筑学入选自治区一流建设学科,力学入选自治区一流培育学科。工程学科、材料科学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
学校现有国家、部委级科研平台5个,自治区级(高等学校)重点实验室25个、集成攻关大平台2个、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9个、协同创新中心2个、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6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及其他自治区级平台14个。现有化学工程与技术、材料科学与工程、力学3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2个院士专家工作站,48个自治区级创新团队。“十四五”以来,先后承担国家科技重大项目、国家自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127项,自治区重大科技专项等自治区级及以上科研项目900余项,获国防技术发明奖二等奖1项,自治区科学技术奖17项,其中一等奖5项、二等奖8项、三等奖2项、个人奖2项,自治区哲学社会科学奖(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政府奖)11项,其中一等奖1项、二等奖3项、三等奖6项、个人奖1项。被SCI、EI、CPCI、CSSCI等检索系统收录论文2200余篇。开展产学研合作486项,取得显著的经济效益和社会效益。获批为国家技术转移人才培养基地,被确定为自治区职务科技成果赋权改革试点单位、科技成果评价改革试点单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