赶考生

2025四川高考多少分能进东北大学(附2022-2024录取分数线)

更新时间:2025-06-23 20:57:19

2025年四川考生多少分能上东北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东北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东北大学在四川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四川高考多少分能进东北大学

一、2025年四川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东北大学

2025年四川高考考生要想上东北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86分左右(位次2648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54分左右(位次65086名左右)。

1、2024年东北大学在四川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84分(位次3014),物理类为581分(位次40367)。

2、2023年东北大学在四川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81分(位次3185),物理类为555分(位次51554)。

3、2022年东北大学在四川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88分(位次3234),物理类为554分(位次47937)。

注:以上只是四川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东北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东北大学在四川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招生省份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4四川(历史类)本一5843014529
2023四川(历史类)本一5813185527
2022四川(历史类)本一--538
2022四川(历史类)本一5883234538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2、物理类

年份招生省份录取批次最低分最低位次省控线
2024四川(物理类)本一--539
2024四川(物理类)本一58140367539
2024四川(物理类)本一61219193539
2024四川(物理类)本一61617064539
2024四川(物理类)本一63210024539
2023四川(物理类)本一55551554520
2023四川(物理类)本一56444728520
2023四川(物理类)本一59624275520
2023四川(物理类)本一61017574520
2023四川(物理类)本一62013386520
2022四川(物理类)本一--515
2022四川(物理类)本一55447937515
2022四川(物理类)本一58824742515
2022四川(物理类)本一59123044515
2022四川(物理类)本一59819309515
2022四川(物理类)本一61412291515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四川高考多少分能上东北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东北大学简介

学校始建于1923年4月,是一所具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大学。1928年8月至1937年1月,著名爱国将领张学良将军兼任校长。1931年“九·一八”事变后被迫流亡办学,先后辗转于北平、西安、开封、四川三台等地,在“一二·九”运动中,东大师生发挥了先锋队和主力军的重要作用。1949年3月,在东北大学工学院和理学院(部分)的基础上成立沈阳工学院。1950年8月,定名为东北工学院,1993年3月,复名为东北大学。1997年1月,原沈阳黄金学院并入东北大学。1998年9月划转为教育部直属高校,是国家首批“211工程”、“985工程”重点建设高校,2017年入选国家首轮世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

学校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坚持以立德树人为根本,打造一流本科教育、卓越研究生教育,着力提高人才自主培养能力及人才培养质量。现有本科生、硕士研究生、博士研究生5万余人。设有80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级特色专业1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39个,1个专业入选教育部“强基计划”。现有国家级教学名师4人、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61门、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5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3个、国家级虚拟教研室4个。“十三五”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9项,首届全国教材建设奖(高等教育类)1项。获批教育部首批未来技术学院、首批特色化示范性软件学院。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18—2022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中,学生获奖总数排名全国第3、综合排名全国第7。学生生源质量、毕业生就业率及就业质量保持较高水平。

学校始终胸怀“国之大者”,坚持“四个面向”,积极推动有组织科技创新,不断强化战略科技力量建设,更好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学校建有100多个研究机构,其中国家级科技基地12个、国家级协同创新中心2个。“十三五”以来,获得国家科技进步一等奖、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等国家级科技奖励14项,在《Science》《Nature》等顶级期刊发表了一批高水平科技论文,涵盖众多前沿领域重要成果。学校深化产教融合、科教融汇、协同创新,探索出一条政产学研用相结合的特色发展路径,入选首批教育部“高校科技成果转化试点示范基地”。

相关推荐:

东北大学真实评价怎么样好不好(认可度高吗)

2025四川高考分数线预估是多少分(会涨吗)

展开全文
相关文章
热门推荐
最新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