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西考生多少分能上华东理工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华东理工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华东理工大学在广西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广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华东理工大学
2025年广西高考考生要想上华东理工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91分左右(位次1903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73分左右(位次15784名左右)。
1、2024年华东理工大学在广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94分(位次1716),物理类为563分(位次19898)。
2、2023年华东理工大学在广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87分(位次2396),物理类为570分(位次10642)。
3、2022年华东理工大学在广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90分(位次2090),物理类为565分(位次10565)。
注:以上只是广西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华东理工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华东理工大学在广西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广西(历史类) | 本科 | 594 | 1716 | 400 |
2023 | 广西(历史类) | 本一 | 587 | 2396 | 528 |
2022 | 广西(历史类) | 本一 | 590 | 2090 | 532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广西(物理类) | 本科 | 563 | 19898 | 371 |
2024 | 广西(物理类) | 本科 | 600 | 7522 | 371 |
2024 | 广西(物理类) | 本科 | 602 | 7048 | 371 |
2023 | 广西(物理类) | 本一 | 570 | 10642 | 475 |
2023 | 广西(物理类) | 本一 | 585 | 7647 | 475 |
2022 | 广西(物理类) | 本一 | 565 | 10565 | 475 |
2022 | 广西(物理类) | 本一 | 581 | 7225 | 47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广西高考多少分能上华东理工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华东理工大学简介
华东理工大学原名华东化工学院,1952年由交通大学(上海)、震旦大学(上海)、大同大学(上海)、东吴大学(苏州)、江南大学(无锡)等校化工系合并组建而成,是新中国第一所以化工特色闻名的高等学府。1956年被定为全国首批招收研究生的学校之一,1960年起被中共中央确定为教育部直属的全国重点大学,1993年经国家教委批准,更名为华东理工大学,1996年进入国家“211工程”重点建设行列,2000年经教育部批准建立研究生院,2008年获准建设“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2017年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化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化学工程与技术3个学科入选一流学科建设名单。
学校设有17个学院,学科设置涵盖理、工、农、医、经、管、文、法、艺术、哲学、教育、交叉等12个学科门类。现有本科招生专业67个(其中,中外合作办学专业4个,第二学士学位专业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3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7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8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5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6个。拥有国家重点学科8个、上海市重点学科10个、上海高校一流学科7个。拥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1个,上海市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6个。“化学工程与工艺”是中国大陆高校首个通过ABET认证的专业,“化学”是中国大陆高校首个通过中俄联合国际理科专业认证的专业,商学院全部专业通过了国际精英商学院协会(AACSB)商科教育认证。化学工程与工艺等19个专业通过工程教育专业认证。化学、材料科学、工程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和毒理学、农业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临床医学、社会科学总论等10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化学、工程学学科进入全球前1‰。
学校坚持“四个面向”,强化有组织科研,助力加快实现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拥有全国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重点实验室2个、国家技术创新中心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3个、教育部前沿科学中心1个、基金委基础科学中心2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基地39个、省部级人文社科智库(基地)5个。取得了一大批重大创新成果,拥有各类国内外有效专利近3000项。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是全国6所首批建立国家技术转移中心的高校之一,入选高校国家知识产权信息服务中心、国家知识产权示范高校、上海市高校知识产权运营中心、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首批高校专业化国家技术转移机构建设试点单位,一批行业共性、关键技术的大规模产业化推广应用产生了重大的经济和社会效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