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西考生多少分能上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在江西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江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桂林航天工业学院
2025年江西高考考生要想上桂林航天工业学院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09分左右(位次26930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93分左右(位次95763名左右)。专科批:历史类预估需381分左右(位次102239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392分左右(位次199649名左右)。
【本科批】
1、2024年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在江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07分(位次27627),物理类为506分(位次80671)。
2、2023年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在江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06分(位次28566),物理类为488分(位次82258)。
3、2022年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在江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07分(位次27138),物理类为482分(位次79767)。
【专科批】
1、2024年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在江西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60分(位次54278),物理类为435分(位次163464)。
2、2023年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在江西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377分(位次39151),物理类为391分(位次33760)。
注:以上只是江西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在江西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江西(历史类) | 本科 | 507 | 27627 | 463 |
2024 | 江西(历史类) | 专科 | 460 | 54278 | 270 |
2023 | 江西(历史类) | 本二 | 506 | 28566 | 472 |
2023 | 江西(历史类) | 专科 | 377 | 39151 | 200 |
2022 | 江西(历史类) | 本二 | 507 | 27138 | 472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江西(物理类) | 本科 | 506 | 80671 | 448 |
2024 | 江西(物理类) | 本科 | 508 | 77675 | 448 |
2024 | 江西(物理类) | 本科 | 514 | 71786 | 448 |
2024 | 江西(物理类) | 专科 | 435 | 163464 | 240 |
2023 | 江西(物理类) | 本二 | 488 | 82258 | 445 |
2023 | 江西(物理类) | 本二 | 496 | 73605 | 445 |
2023 | 江西(物理类) | 专科 | 391 | 33760 | 200 |
2022 | 江西(物理类) | 本二 | 482 | 79767 | 44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江西高考多少分能上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桂林航天工业学院简介
桂林航天工业学院创办于1979年,曾隶属于国家第七机械工业部、航天工业部、航空航天工业部、中国航天工业总公司。1999年4月,学校划转到广西壮族自治区,实行“中央与地方共建,以地方管理为主”的管理体制。学校2012年升格为本科院校,2015年12月增列为学士学位授权单位。现有全日制在校生22888人,其中本科生20857人。
学校现有专任教师935人,具有硕士以上学位教师837人,占比89.52%,其中具有博士学位教师201人,占比为21.49%;具有高级职称教师403人,占比为43.1%。现有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2人,入选国家级重大人才项目1人;有广西高层次人才、广西优秀专家、广西高等学校卓越学者、广西教学名师、广西技术能手等各类人才、荣誉称号50余人次。有广西高等学校高水平创新团队1个、广西高等学校自治区级教学团队2个、广西创新人才培养教学团队1个。
学校设有16个教学单位,38个本科专业,专业布局高度契合广西“14+10”现代产业、粤港澳大湾区重点支持发展的战略性新兴产业、国家航空航天事业。学校以立德树人为根本,聚焦应用型人才培养,突出学生航天品质培育,确立了以“123456”为主要内容的“应用型人才培养思路”。学校获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3个,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61个,现有2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1个自治区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自治区级虚拟教研室,4个广西特色专业及实验实训教学基地(中心),广西一流本科课程20门,广西高校课程思政示范课程8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