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北考生多少分能上南宁师范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南宁师范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南宁师范大学在湖北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湖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南宁师范大学
2025年湖北高考考生要想上南宁师范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17分左右(位次17234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82分左右(位次104167名左右)。
1、2024年南宁师范大学在湖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24分(位次15461),物理类为514分(位次77702)。
2、2023年南宁师范大学在湖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20分(位次15480),物理类为485分(位次89291)。
3、2022年南宁师范大学在湖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19分(位次15985),物理类为473分(位次82121)。
注:以上只是湖北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南宁师范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南宁师范大学在湖北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湖北(历史类) | 本科 | 524 | 15461 | 432 |
2024 | 湖北(历史类) | 本科 | 542 | 11154 | 432 |
2023 | 湖北(历史类) | 本科 | 520 | 15480 | 426 |
2022 | 湖北(历史类) | 本科 | 519 | 15985 | 435 |
2022 | 湖北(历史类) | 本科 | 524 | 14456 | 43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514 | 77702 | 437 |
2024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525 | 68678 | 437 |
2024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539 | 57256 | 437 |
2023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485 | 89291 | 424 |
2023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508 | 74169 | 424 |
2023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521 | 65483 | 424 |
2023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522 | 64838 | 424 |
2023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523 | 64145 | 424 |
2022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473 | 82121 | 409 |
2022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495 | 66552 | 409 |
2022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496 | 65882 | 409 |
2022 | 湖北(物理类) | 本科 | 500 | 63092 | 409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湖北高考多少分能上南宁师范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南宁师范大学简介
南宁师范大学位于广西壮族自治区首府南宁市,是自治区人民政府举办的本科师范院校。南宁地处亚热带和北回归线以南,是北部湾城市群核心城市、北部湾经济区中心城市、西南地区连接出海通道的综合交通枢纽、中国-东盟博览会永久举办地、国家“一带一路”海上丝绸之路有机衔接的重要门户城市,这里满城皆绿、四季常青,被誉为“中国绿城”。
日臻完备的办学平台。学校现有学科专业涵盖哲学、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0个学科门类。普通本科专业70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7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未覆盖的二级学科1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13个。拥有应用数学、测绘地理院士工作站2个。有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自治区重点实验室3个、自治区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个,广西高校重点实验室4个、广西高校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还有省部级基地中心5个。被教育部确定为全国高校辅导员发展研究中心、高校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培训研修中心、国家级语言文字推广基地,被自治区确定为中国-东盟职业教育研究中心、广西职业教育发展研究中心、广西桂台人文交流研究中心、广西教师信息化教学应用与发展研究中心、广西家庭教育指导中心、自治区示范性教师教育基地、广西教育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广西高校大学生创业示范基地、广西本科教育发展研究院,拥有一批自治区党委宣传部重点研究基地、非物质文化遗产传承基地、校地校企共建科技创新平台、省级教师教学发展中心和省级教师创新创业能力发展中心。是首批广西特色高校建设项目立项建设高校、全区高校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广西“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培训基地、广西中小学校长岗位培训基地、广西幼教师资培训基地、广西基础教育学校教学改革试点项目研修基地、广西“双师教学”模式培训改革项目试点高校、自治区级专业技术人员继续教育基地、广西扶贫创业致富带头人培训基地、自治区级新型职业农民培育综合类示范基地、广西农业经理人培养培训基地。有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1个,自治区级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8个,自治区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5个,自治区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6个,自治区级教师教育实践基地34个。
锐意拓展的教育开放。学校坚持开放办学,先后与3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多所院校等教育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英国卡迪夫城市大学合作举办《旅游管理》本科教育项目,与台湾暨南国际大学合作举办《电子信息工程》本科教育项目。分别与泰国、马来西亚等国家及台湾地区高校共建泰国语言文化中心、中马华人华文研究中心、桂台幼教发展中心、桂台民族器乐发展研究中心、桂台社会工作实践交流中心、韩语文化中心等。积极发展来华留学生教育,学校是中国教育国际交流协会高等学校来华留学质量认证学校,“中国政府奖学金”、“中国政府丝绸之路奖学金”、“广西政府东盟国家奖学金”留学生接受单位和“广西华文教育基地”,留学生人数每年持续增加;学校是港澳台地区学生接受单位,招收港澳台地区学生,与香港、澳门等地高校合作每年举办“港澳与内地高校师生交流计划”。承办了国际人脑发育暨2017脑科学高峰论坛、2019全球气候变化背景下生态系统遥感监测国际研讨会、2019年东盟文明互鉴与传播沟通国际学术研讨会、2020中国-东盟职业教育发展论坛、第三届语言教学与研究国际学术研讨会、2021年东盟比较教育国际研讨会等国际学术会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