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考生多少分能上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青岛恒星科技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在河南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河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2025年河南高考考生要想上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69分左右(位次60632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32分左右(位次264879名左右)。专科批:历史类预估需270分左右(位次281111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255分左右(位次513521名左右)。
【本科批】
1、2024年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在河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35分(位次90950),物理类为408分(位次308792)。
2、2023年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在河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72分(位次91243),物理类为427分(位次287135)。
3、2022年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在河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50分(位次95097),物理类为415分(位次296338)。
【专科批】
1、2024年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在河南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187分(位次349099),物理类为184分(位次559968)。
2、2023年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在河南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266分(位次318222),物理类为254分(位次501942)。
3、2022年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在河南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192分(位次325611),物理类为191分(位次502380)。
注:以上只是河南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在河南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河南(历史类) | 本二 | 435 | 90950 | 428 |
2024 | 河南(历史类) | 专科 | 187 | 349099 | 185 |
2023 | 河南(历史类) | 本二 | 472 | 91243 | 465 |
2023 | 河南(历史类) | 专科 | 266 | 318222 | 185 |
2022 | 河南(历史类) | 本二 | 450 | 95097 | 445 |
2022 | 河南(历史类) | 专科 | 192 | 325611 | 19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河南(物理类) | 本二 | 408 | 308792 | 396 |
2024 | 河南(物理类) | 专科 | 184 | 559968 | 185 |
2023 | 河南(物理类) | 本二 | 427 | 287135 | 409 |
2023 | 河南(物理类) | 专科 | 254 | 501942 | 185 |
2022 | 河南(物理类) | 本二 | 415 | 296338 | 405 |
2022 | 河南(物理类) | 专科 | 191 | 502380 | 19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河南高考多少分能上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青岛恒星科技学院简介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的前身为青岛恒星科技专修学院,2000年经青岛市教育委员会批准筹建;2003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2018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23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学校现占地面积140万余平方米,校舍建筑面积近61万平方米,教学行政用房面积34万余平方米;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超1.35亿元。建有校内实验室132个、校内外实习实训基地239个。图书馆馆藏纸质图书162万余册,电子图书130万余册,纸质期刊726余种,电子期刊23万余册。校园网出口带宽31.31G,网络接入信息点数8,160个,建成了万兆骨干链路、千兆到桌面的校园网络。
学校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将“双创”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成立创新创业学院,搭建“双创”平台,建成“恒星智岭”国家级众创空间。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构建统筹领导、逐级落实、协同合作的就业创业工作机制。近三年,学生承担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双创”训练计划项目20项,在大学生“双创”大赛中获国家级奖30项、省级奖136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