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考生多少分能上西北民族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西北民族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西北民族大学在四川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四川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西北民族大学
2025年四川高考考生要想上西北民族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67分左右(位次67924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50分左右(位次205248名左右)。
1、2024年西北民族大学在四川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80分(位次56546),物理类为517分(位次111900)。
2、2023年西北民族大学在四川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66分(位次69718),物理类为451分(位次168222)。
3、2022年西北民族大学在四川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62分(位次77963),物理类为438分(位次172549)。
注:以上只是四川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西北民族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西北民族大学在四川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四川(历史类) | 本二 | - | - | 457 |
2024 | 四川(历史类) | 本二 | - | - | 457 |
2024 | 四川(历史类) | 本二 | - | - | 457 |
2024 | 四川(历史类) | 本二 | 480 | 56546 | 457 |
2024 | 四川(历史类) | 本二 | 513 | 30072 | 457 |
2023 | 四川(历史类) | 本二 | - | - | 458 |
2023 | 四川(历史类) | 本二 | - | - | 458 |
2023 | 四川(历史类) | 本二 | 466 | 69718 | 458 |
2023 | 四川(历史类) | 本二 | 511 | 30828 | 458 |
2022 | 四川(历史类) | 本二 | - | - | 466 |
2022 | 四川(历史类) | 本二 | - | - | 466 |
2022 | 四川(历史类) | 本二 | 462 | 77963 | 466 |
2022 | 四川(历史类) | 本二 | 524 | 27198 | 466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四川(物理类) | 本一 | - | - | 539 |
2024 | 四川(物理类) | 本一 | 577 | 43810 | 539 |
2024 | 四川(物理类) | 本一 | 590 | 33245 | 539 |
2024 | 四川(物理类) | 本二 | - | - | 459 |
2024 | 四川(物理类) | 本二 | - | - | 459 |
2024 | 四川(物理类) | 本二 | - | - | 459 |
2024 | 四川(物理类) | 本二 | 517 | 111900 | 459 |
2023 | 四川(物理类) | 本一 | - | - | 520 |
2023 | 四川(物理类) | 本一 | 575 | 37009 | 520 |
2023 | 四川(物理类) | 本二 | - | - | 433 |
2023 | 四川(物理类) | 本二 | - | - | 433 |
2023 | 四川(物理类) | 本二 | 451 | 168222 | 433 |
2023 | 四川(物理类) | 本二 | 497 | 110219 | 433 |
2022 | 四川(物理类) | 本一 | - | - | 515 |
2022 | 四川(物理类) | 本一 | 558 | 44814 | 515 |
2022 | 四川(物理类) | 本二 | - | - | 426 |
2022 | 四川(物理类) | 本二 | - | - | 426 |
2022 | 四川(物理类) | 本二 | 438 | 172549 | 426 |
2022 | 四川(物理类) | 本二 | 478 | 124387 | 426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四川高考多少分能上西北民族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西北民族大学简介
西北民族大学坐落于“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兰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学府,隶属于国家民委,是国家民委与教育部、国家民委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院校,是甘肃省确定的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
学校拥有学士、硕士、博士三级学位授予权。设有25个教学科研单位,学科专业涵盖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11个门类,有本科专业73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个,博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3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15个,硕士学位授权二级学科8个,硕士学位授权交叉学科2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17个,中国语言文学学科设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面向全国34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和港澳台地区招生。现有师生3万余人。
学校现有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教育部民族教育研究发展中心重点研究基地1个,中国统一战线理论研究会民族宗教理论甘肃研究基地1个,国家民委中华民族共同体研究中心1个,国家民委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4个,其他省部级人文社科研究基地、新型智库和协同创新中心13个。建有国家国际合作联合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民委重点实验室4个,其他省部级实验室、工程中心等科技创新平台11个。定期出版发行《西北民族研究》(CSSCI来源期刊)、《西北民族大学学报》,其中《西北民族研究》被评为“改革开放40年我最喜爱的优秀甘版期刊”。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