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西考生多少分能上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青岛恒星科技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在江西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江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青岛恒星科技学院
2025年江西高考考生要想上青岛恒星科技学院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83分左右(位次41124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59分左右(位次137592名左右)。专科批:历史类预估需221分左右(位次197007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327分左右(位次233324名左右)。
【本科批】
1、2024年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在江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75分(位次45340),物理类为460分(位次135999)。
2、2023年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在江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80分(位次45694),物理类为454分(位次120777)。
3、2022年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在江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77分(位次48393),物理类为450分(位次116469)。
【专科批】
1、2024年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在江西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274分(位次178356),物理类为281分(位次248283)。
2、2023年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在江西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221分(位次189825),物理类为326分(位次150622)。
3、2022年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在江西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170分(位次193738),物理类为292分(位次188823)。
注:以上只是江西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在江西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江西(历史类) | 本科 | 475 | 45340 | 463 |
2024 | 江西(历史类) | 本科 | 476 | 44941 | 463 |
2024 | 江西(历史类) | 专科 | 274 | 178356 | 270 |
2023 | 江西(历史类) | 本二 | 480 | 45694 | 472 |
2023 | 江西(历史类) | 专科 | 221 | 189825 | 200 |
2022 | 江西(历史类) | 本二 | 477 | 48393 | 472 |
2022 | 江西(历史类) | 专科 | 170 | 193738 | 15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江西(物理类) | 本科 | 460 | 135999 | 448 |
2024 | 江西(物理类) | 专科 | 281 | 248283 | 240 |
2023 | 江西(物理类) | 本二 | 454 | 120777 | 445 |
2023 | 江西(物理类) | 专科 | 326 | 150622 | 200 |
2022 | 江西(物理类) | 本二 | 450 | 116469 | 440 |
2022 | 江西(物理类) | 专科 | 292 | 188823 | 15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江西高考多少分能上青岛恒星科技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青岛恒星科技学院简介
青岛恒星科技学院的前身为青岛恒星科技专修学院,2000年经青岛市教育委员会批准筹建;2003年经山东省人民政府批准成立青岛恒星职业技术学院;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普通本科高校;2018年获得学士学位授予权;2023年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学校主动对接地方产业行业,服务区域(行业)经济社会发展,扎实推进专业建设。现开设本科专业44个、专科专业37个,在校生近2.3万人,其中,本科生17122人,涵盖工学、管理学、艺术学等9个学科门类,形成了以工学、管理学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目前建有3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4个省民办本科高校优势特色专业。2022年软科中国大学专业排名中,学校8个专业进入B类,在山东省19所上榜民办本科高校中名列第1位。
学校强化创新创业教育,将“双创”教育融入到人才培养全过程。成立创新创业学院,搭建“双创”平台,建成“恒星智岭”国家级众创空间。加强就业创业指导服务,构建统筹领导、逐级落实、协同合作的就业创业工作机制。近三年,学生承担国家级、省级大学生“双创”训练计划项目20项,在大学生“双创”大赛中获国家级奖30项、省级奖136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