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西考生多少分能上北京邮电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北京邮电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北京邮电大学在江西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江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北京邮电大学
2025年江西高考考生要想上北京邮电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601分左右(位次1833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622分左右(位次4837名左右)。
1、2024年北京邮电大学在江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603分(位次1732),物理类为599分(位次11240)。
2、2023年北京邮电大学在江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600分(位次1506),物理类为621分(位次4552)。
3、2022年北京邮电大学在江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85分(位次1506),物理类为609分(位次3335)。
注:以上只是江西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北京邮电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北京邮电大学在江西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江西(历史类) | 本科 | 603 | 1732 | 463 |
2023 | 江西(历史类) | 本一 | 600 | 1506 | 533 |
2022 | 江西(历史类) | 本一 | 585 | 1506 | 529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江西(物理类) | 本科 | 599 | 11240 | 448 |
2024 | 江西(物理类) | 本科 | 621 | 5081 | 448 |
2024 | 江西(物理类) | 本科 | 629 | 3468 | 448 |
2024 | 江西(物理类) | 本科 | 639 | 2010 | 448 |
2023 | 江西(物理类) | 本一 | 621 | 4552 | 518 |
2023 | 江西(物理类) | 本一 | 627 | 3655 | 518 |
2022 | 江西(物理类) | 本一 | 609 | 3335 | 509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江西高考多少分能上北京邮电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北京邮电大学简介
六十余载风雨砥砺,六十余载春华秋实。明光之北、蓟门之南,古老的城墙,见证了永不消逝的电波;鸿雁翱翔、银杏巍巍,坚实的土地,承载了信息黄埔的传奇。
——聚焦师资引育,人才强校战略不断推进。学校在职教职工2500余人,其中专任教师1600余人,具有博士、硕士学位的教师占专任教师总数的98%。近年来,学校通过创新引才方式、打造引才品牌、优化引才布局,精准落实人才强校战略,学校人才资源沃土实现深耕细作,人才队伍力量得到持续加强,入选全国首批科技人才评价改革试点高校。近三年来,学校海外人才引进人数增长4倍,实现大幅提升。当前,学校拥有一支以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工程院院士、外籍院士、国家重大人才工程或人才项目入选者、国家级和省部级教学名师奖获得者、政府特殊津贴专家等为骨干的实力雄厚的师资队伍。一批教师和团队荣获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全国优秀教师、中宣部“时代楷模”、“全国向上向善好青年”、北京市优秀教师、北京市师德先锋、首都道德模范、北京市先进工作者、首都劳动奖章、北京市青年五四奖章、北京市三八红旗奖章、“北京榜样”、“北京青年榜样”等荣誉称号。
——聚焦科技创新,战略服务能力不断增强。学校始终坚持将服务国家高水平科技自立自强作为光荣使命,加快打造信息通信领域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现有全国重点实验室3个(2个牵头建设,1个参与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5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3个、网信办/教育部网络空间国际治理研究基地1个、文旅部重点实验室1个、北京实验室1个、北京市重点实验室5个、北京市国际科技合作基地6个,入选首批全民数字素养与技能培训基地。大力推进有组织科研,在无线移动通信、光通信、文化大数据、未来网络、卫星导航与定位、星地计算、物联网智能感知计算、网络安全等领域重大科技成果不断涌现,实现了众多基础理论研究和关键核心技术新的突破,有力服务了“网络强国”“文化强国”“航天强国”“制造强国”等国家战略,科研工作“质”与“量”呈现出快速增长态势。近年来,学校获国家科技发明奖、国家科技进步奖、省部级科研奖励、电子学会科学技术奖、通信学会科学技术奖近90项,居全国高校前列,科技创新的价值贡献度与社会影响力持续提升。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