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宁夏考生多少分能上西北民族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西北民族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西北民族大学在宁夏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宁夏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西北民族大学
2025年宁夏高考考生要想上西北民族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68分左右(位次5439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374分左右(位次26342名左右)。
1、2024年西北民族大学在宁夏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73分(位次5125),物理类为412分(位次18232)。
2、2023年西北民族大学在宁夏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64分(位次5201),物理类为372分(位次18891)。
3、2022年西北民族大学在宁夏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69分(位次4941),物理类为394分(位次17078)。
注:以上只是宁夏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西北民族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西北民族大学在宁夏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宁夏(历史类) | 本一 | 505 | 2883 | 496 |
2024 | 宁夏(历史类) | 本二 | 473 | 5125 | 419 |
2024 | 宁夏(历史类) | 本二 | 482 | 4403 | 419 |
2023 | 宁夏(历史类) | 本一 | 496 | 2747 | 488 |
2023 | 宁夏(历史类) | 本二 | 464 | 5201 | 421 |
2023 | 宁夏(历史类) | 本二 | 476 | 4124 | 421 |
2022 | 宁夏(历史类) | 本一 | 493 | 2861 | 487 |
2022 | 宁夏(历史类) | 本二 | 469 | 4941 | 425 |
2022 | 宁夏(历史类) | 本二 | 477 | 4237 | 42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宁夏(物理类) | 本一 | 443 | 12278 | 432 |
2024 | 宁夏(物理类) | 本一 | 479 | 7103 | 432 |
2024 | 宁夏(物理类) | 本二 | 412 | 18232 | 371 |
2024 | 宁夏(物理类) | 本二 | 420 | 16451 | 371 |
2023 | 宁夏(物理类) | 本一 | 406 | 12198 | 397 |
2023 | 宁夏(物理类) | 本一 | 439 | 7641 | 397 |
2023 | 宁夏(物理类) | 本二 | 372 | 18891 | 340 |
2023 | 宁夏(物理类) | 本二 | 386 | 15906 | 340 |
2022 | 宁夏(物理类) | 本一 | 412 | 13651 | 412 |
2022 | 宁夏(物理类) | 本一 | 447 | 8065 | 412 |
2022 | 宁夏(物理类) | 本二 | 394 | 17078 | 350 |
2022 | 宁夏(物理类) | 本二 | 399 | 16111 | 35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宁夏高考多少分能上西北民族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西北民族大学简介
西北民族大学坐落于“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兰州,是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创建的第一所民族高等学府,隶属于国家民委,是国家民委与教育部、国家民委与甘肃省人民政府共建院校,是甘肃省确定的高水平大学建设单位。
学校肇始于1941年中国共产党在延安创建的民族学院,后民族学院并入延安大学,1949年延安大学更名为西北人民革命大学。1950年8月在西北人民革命大学兰州分校第三部基础上正式成立西北民族学院,2003年4月更名为西北民族大学,2007年学校以“优秀”成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学校设有西北新村校区、榆中校区和附属医院、附属中学、附属小学、附属幼儿园,校园总面积1776亩,总建筑面积78万平方米,图书馆藏图书文献等416万余册/件(含电子图书),教学科研仪器设备总值5亿余元。历经七十余年的发展,学校形成了以“黄土地”和“黄河”为表征,以“朴实无华,甘于清贫,淡泊名利,无私奉献”和“志存高远,奔流不息,百折不挠,勇往直前”为核心的西北民族大学精神,为国家培养了20万余名各级各类专门人才。
在玉树地震救灾中,中国语言文学学部师生受到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和中央军委的嘉奖;在抗击新冠肺炎疫情中,学校附属医院选派32人白衣执甲、驰援武汉,彰显各民族手足相亲、守望相助的团结大爱。学校两次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荣誉称号,先后获评“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甘肃省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平安甘肃建设优秀单位”,多次被团中央评为“全国大中专学生志愿者暑期‘三下乡’社会实践活动优秀单位”,荣获“甘肃省脱贫攻坚先进集体”称号,入选新时代甘肃省高校党建“示范院校”创建单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