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考生多少分能上吉林农业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吉林农业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吉林农业大学在安徽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吉林农业大学
2025年安徽高考考生要想上吉林农业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69分左右(位次42334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47分左右(位次198204名左右)。
1、2024年吉林农业大学在安徽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00分(位次29349),物理类为487分(位次144123)。
2、2023年吉林农业大学在安徽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68分(位次38164),物理类为444分(位次145790)。
3、2022年吉林农业大学在安徽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16分(位次25868),物理类为457分(位次136440)。
注:以上只是安徽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吉林农业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吉林农业大学在安徽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安徽(历史类) | 本科 | 500 | 29349 | 462 |
2023 | 安徽(历史类) | 本二 | 468 | 38164 | 440 |
2022 | 安徽(历史类) | 本二 | 516 | 25868 | 48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安徽(物理类) | 本科 | 487 | 144123 | 465 |
2024 | 安徽(物理类) | 本科 | 500 | 125918 | 465 |
2024 | 安徽(物理类) | 本科 | 509 | 113175 | 465 |
2024 | 安徽(物理类) | 本科 | 510 | 112729 | 465 |
2024 | 安徽(物理类) | 本科 | 511 | 110422 | 465 |
2023 | 安徽(物理类) | 本二 | 444 | 145790 | 427 |
2023 | 安徽(物理类) | 本二 | 468 | 117327 | 427 |
2022 | 安徽(物理类) | 本二 | 457 | 136440 | 435 |
2022 | 安徽(物理类) | 本二 | 476 | 114007 | 43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安徽高考多少分能上吉林农业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吉林农业大学简介
吉林农业大学坐落于吉林省省会长春市,是吉林省省属重点大学,吉林省特色高水平应用研究型大学(A类),吉林省人民政府与农业农村部合作共建大学,吉林省人民政府与中国工程院共建的“中国工程科技发展战略吉林研究院”建设依托单位,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首批教育部、国家外专局“高等学校学科创新引智计划”(“111”计划)省属高校,全国就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50所“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首批99所国家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和首批100所国家级创新创业教育实践基地建设单位,教育部首批高等学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
吉林农业大学前身是中共中央东北局于1948年在黑龙江省创建的农业干部学校,1950年升格为黑龙江农业专科学校,1956年升格为北安农学院,开始四年制本科教育。1958年,北安农学院、长春畜牧兽医大学、长春农学院筹备处合并成立长春农学院,周恩来总理亲笔题写校名。1959年,学校更名为吉林农业大学。经过76年的建设与发展,现已成为以农业和生命科学为优势和特色,农、理、工、医、文、管、法、教、经、艺多学科协调发展的省属重点大学,是国家和区域农业、农村发展不可替代的、重要的人才培养、科技创新和推广服务基地。
学校现有教职工1774人,拥有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国家重大人才工程(项目)获得者23人,国务院特贴专家35人,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6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7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6人,科技部中青年科技创新领军人才3人。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学科评议组成员6人,教育部高等学校教学指导委员会成员8人。吉林省高级专家27人,吉林省“长白山学者”特聘教授7人、讲座教授5人,吉林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52人,吉林省拔尖创新人才65人,吉林省政府参事3人。教育部“长江学者创新团队”1个,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1个,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2个,吉林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3个、“黄大年式科研团队”1个。2018年获批“国家级专家服务基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