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考生多少分能上西安工程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西安工程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西安工程大学在江苏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江苏新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西安工程大学
2025年江苏新高考考生要想上西安工程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73分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16分左右(位次124166名左右)。
1、2024年西安工程大学在江苏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509分(位次36097),理科为528分(位次107573)。
2、2023年西安工程大学在江苏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474分(位次53262),理科为515分(位次111340)。
3、2022年西安工程大学在江苏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471分(位次55585),理科为489分(位次117208)。
注:以上只是江苏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西安工程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西安工程大学在江苏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文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江苏(文科) | 本科 | 509 | 36097 | 478 |
2024 | 江苏(文科) | 本科 | 542 | 21167 | 478 |
2023 | 江苏(文科) | 本科 | 474 | 53262 | 474 |
2023 | 江苏(文科) | 本科 | 539 | 22036 | 474 |
2022 | 江苏(文科) | 本科 | 471 | 55585 | 471 |
2022 | 江苏(文科) | 本科 | 519 | 25299 | 471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理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江苏(理科) | 本科 | 528 | 107573 | 462 |
2024 | 江苏(理科) | 本科 | 540 | 92181 | 462 |
2023 | 江苏(理科) | 本科 | 515 | 111340 | 448 |
2023 | 江苏(理科) | 本科 | 528 | 98180 | 448 |
2023 | 江苏(理科) | 本科 | 549 | 77083 | 448 |
2022 | 江苏(理科) | 本科 | 489 | 117208 | 429 |
2022 | 江苏(理科) | 本科 | 519 | 86707 | 429 |
2022 | 江苏(理科) | 本科 | 534 | 70648 | 429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江苏高考多少分能上西安工程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西安工程大学简介
西安工程大学坐落在古城西安的兴庆湖畔、骊山脚下,是我国西部地区唯一一所以纺织服装为特色的高校,现为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高校、陕西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陕西省2011协同创新中心建设高校、陕西省博士后创新基地高校,陕西省“双一流”培育高校。学校办学溯源于1912年创办的北京工业专门学校机织科,历经北平大学工学院机织工程系、西北工学院纺织工程系等发展阶段,1978年独立建校为西北纺织工学院,2006年更名为西安工程大学。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首批批准的学士授权单位,1984年第二批批准的硕士学位授予单位,2021年学校获批博士学位授予单位,建成了本-硕-博一体化的高质量人才培养体系。历经100余年的发展,学校已成为一所以工为主,纺织、服装为特色,工、理、文、管、经、法、艺术、经济、交叉等多学科协调发展、特色鲜明的高校。
学校汇聚了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拥有中国工程院院士1人,俄罗斯自然科学院、欧洲自然科学院外籍院士1人,全球前2%顶尖科学家4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国家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全国优秀教师、全国劳动模范、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入选者、全国师德先进个人等10余人;获陕西省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1个,省师德先进集体、师德建设示范团队10余个,省级教学团队19个;省级教学名师12人。入选陕西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陕西省“三五人才”、陕西省省级人才计划入选专家、陕西省师德标兵、陕西省教学名师、陕西省“十佳辅导员”等100余人。
学校全力推进国际化办学进程,与美国、英国、德国、日本等20多个国家和地区的70余所大学、研究机构建立了合作关系,与英国德蒙福特大学合作举办服装与服饰设计专业本科教育项目,与多所国外知名大学开展形式多样的联合培养,举(承)办“中国-伊朗不确定性理论国际会议”“新时代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国际数字传播论坛”等国际会议30余场,对外合作的规模质量不断提高。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