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考生多少分能上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在安徽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安徽新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四川电影电视学院
2025年安徽新高考考生要想上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55分左右(位次48511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33分左右(位次213948名左右)。专科批:历史类预估需277分左右(位次121639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289分左右(位次301358名左右)。
【本科批】
1、2024年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在安徽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463分(位次44925),理科为472分(位次165700)。
2、2023年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在安徽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458分(位次42998),理科为432分(位次160382)。
3、2022年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在安徽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494分(位次42171),理科为440分(位次158136)。
【专科批】
1、2024年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在安徽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254分(位次127255),理科为322分(位次291366)。
2、2023年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在安徽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276分(位次134671),理科为289分(位次277633)。
3、2022年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在安徽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338分(位次139103),理科为283分(位次264868)。
注:以上只是安徽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在安徽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文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安徽(文科) | 本科 | - | - | 462 |
2024 | 安徽(文科) | 本科 | 463 | 44925 | 462 |
2024 | 安徽(文科) | 专科 | 254 | 127255 | 200 |
2024 | 安徽(文科) | 专科 | 360 | 94497 | 200 |
2023 | 安徽(文科) | 本二 | 458 | 42998 | 440 |
2023 | 安徽(文科) | 专科 | 276 | 134671 | 200 |
2022 | 安徽(文科) | 本二 | 494 | 42171 | 480 |
2022 | 安徽(文科) | 专科 | 338 | 139103 | 20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理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安徽(理科) | 本科 | 472 | 165700 | 465 |
2024 | 安徽(理科) | 专科 | 322 | 291366 | 200 |
2023 | 安徽(理科) | 本二 | 432 | 160382 | 427 |
2023 | 安徽(理科) | 专科 | 289 | 277633 | 200 |
2022 | 安徽(理科) | 本二 | 440 | 158136 | 435 |
2022 | 安徽(理科) | 专科 | 283 | 264868 | 20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安徽高考多少分能上四川电影电视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四川电影电视学院简介
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是我国西部地区第一所以培养影视传媒人才为主的民办本科高校。学校的前身是四川师范大学电影电视学院,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正式更名为四川电影电视学院,是一所具有浓郁艺术气息和优良教学传统的现代艺术大学。川影位于“天府之国”成都,设有金牛和安仁两个校区,校园环境优美、绿意盎然,被四川省成都市两级政府授予“园林式单位”称号。30多年来,为党和国家的教育事业和社会发展需要,培养了数以万计的影视传媒人才。
办学成果:建校至今,学校为央视、凤凰卫视和全国34个省级电视台、400余个市级电视台,以及国内电影界、网络传媒行业输送了万余名专业人才,尤其在甘孜、阿坝、西藏、青海等环境艰苦地区,有300余名川影毕业生在传媒一线艰苦奋斗,奉献青春力量。因此我校也被誉为“中国影视人才四大培养基地之一”
教改科研:科研成果方面,2016年以来,学校公开发表期刊论文1000余篇,其中核心期刊130余篇;立项各级各类课题400余项,其中参与国家级课题4项,主持省部级课题30余项,主持市厅课题400余项;公开出版著作31部,获得国家专利44项,科研成果获得市厅级(含行业类)及以上奖项173项。教育教学改革与成果方面,“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8项;“四川省教学成果奖”1项;“四川省高等教育人才培养质量和教学改革项目”10项,其中重点(重大)项目2项;“四川省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3项;“四川省民办高校教学成果奖”2项;“四川省民办教育优秀论文”5篇;校级教育教学改革与研究项目302项,其中重点项目43项;累计出版教材32部,在建校级规划教材4部。四川省一流本科课程11门,四川省课程思政示范课程5门,四川省应用型示范课程5门,四川省创新创业教育示范课程1门,四川省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典型案例2门,教育部在线教育研究中心“拓金计划”课程1门。四川省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四川省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