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考生多少分能上上海海洋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上海海洋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上海海洋大学在云南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云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上海海洋大学
2025年云南高考考生要想上上海海洋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52分左右(位次13521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42分左右(位次27788名左右)。
1、2024年上海海洋大学在云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71分(位次8222),物理类为520分(位次38527)。
2、2023年上海海洋大学在云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50分(位次8066),物理类为543分(位次20192)。
3、2022年上海海洋大学在云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86分(位次8639),物理类为554分(位次21791)。
注:以上只是云南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上海海洋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上海海洋大学在云南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云南(历史类) | 本一 | 571 | 8222 | 550 |
2024 | 云南(历史类) | 本一 | 590 | 4532 | 550 |
2023 | 云南(历史类) | 本一 | 550 | 8066 | 530 |
2023 | 云南(历史类) | 本一 | 557 | 6584 | 530 |
2022 | 云南(历史类) | 本一 | 586 | 8639 | 575 |
2022 | 云南(历史类) | 本一 | 611 | 3746 | 57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云南(物理类) | 本一 | 520 | 38527 | 505 |
2023 | 云南(物理类) | 本一 | 543 | 20192 | 485 |
2022 | 云南(物理类) | 本一 | 554 | 21791 | 51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云南高考多少分能上上海海洋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上海海洋大学简介
上海海洋大学是多科性应用研究型大学,上海市人民政府与国家海洋局、农业农村部共建高校。2017年9月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2年2月入选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及建设学科名单。
学校前身是张謇、黄炎培创建于1912年的江苏省立水产学校。历经国立中央大学农学院水产学校、上海市立吴淞水产专科学校、上海水产专科学校等校名。1952年升格为中国第一所本科水产高校——上海水产学院。1972年南迁厦门集美,更名为厦门水产学院。1979年迁回上海,恢复上海水产学院,保留厦门水产学院。1985年更名为上海水产大学。2008年更名为上海海洋大学。
学校现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14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个二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8个专业学位硕士学位授权点、4个博士后科研流动站。拥有国家一流建设学科1个、国家重点学科1个、上海高校高峰高原学科3个、上海高校一流学科3个、省部级重点学科9个。植物与动物科学、农业科学、环境/生态、工程学、生物学和生物化学、地球科学6个学科进入ESI国际学科排名全球前1%,水产学科在全国第四轮、第五轮学科评估中获A+评级。拥有联合国粮农组织水产生态养殖中心(CEA)、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国家工程实验室、科技部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国家大学科技园、教育部等省部级重点实验室及平台30余个。建有水产生物育种研究中心、极端海洋过程与资源研究中心、海洋智库研究中心、国际海洋研究中心、中澳国际合作研究中心、远洋渔业国际履约研究中心、海洋科学研究院等一批校级科研平台。拥有我国第一艘远洋渔业资源调查船“淞航”号,我国唯一的CNAS、CMA、DNV GL和USCG资质认定的船舶压载水实验室,建设亚洲最大世界第三的动水槽,研制万米级着陆器成功到达10918米深渊。是上海市水产学会、上海市食品学会、上海市渔业经济研究会指导单位。2011年以来,在自然科学和人文社会科学方面取得多项突破性研究成果,以第一完成单位获国家级科技进步奖1项、省部级奖36项。学校发挥学科与科研特色优势,服务社会成果显著。2011年以来辅导台湾地区苗栗县农户养殖大闸蟹,开创两岸农业合作的范例;组建“渔业科技教授博士服务团”遍及全国开展科技服务,助力西藏、新疆、陕西、贵州等地精准扶贫,成效显著,项目入选教育部第二届、第五届省属高校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典型项目;远洋渔业国际履约团队自上世纪90年代开始代表国家全面承担履行区域渔业管理公约任务,为维护我国远洋渔业权益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入选首批“全国高校黄大年式教师团队”。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