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考生多少分能上南昌工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南昌工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南昌工学院在云南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云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南昌工学院
2025年云南高考考生要想上南昌工学院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68分左右(位次50864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11分左右(位次110816名左右)。专科批:历史类预估需307分左右(位次124799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280分左右(位次165376名左右)。
【本科批】
1、2024年南昌工学院在云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90分(位次39499),物理类为420分(位次104309)。
2、2023年南昌工学院在云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70分(位次41759),物理类为406分(位次101139)。
3、2022年南昌工学院在云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08分(位次42186),物理类为430分(位次96736)。
【专科批】
1、2024年南昌工学院在云南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296分(位次126328),物理类为216分(位次172440)。
2、2023年南昌工学院在云南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304分(位次131374),物理类为279分(位次163688)。
3、2022年南昌工学院在云南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305分(位次131808),物理类为284分(位次164976)。
注:以上只是云南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南昌工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南昌工学院在云南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云南(历史类) | 本二 | 490 | 39499 | 480 |
2024 | 云南(历史类) | 专科 | 296 | 126328 | 200 |
2023 | 云南(历史类) | 本二 | 470 | 41759 | 465 |
2023 | 云南(历史类) | 专科 | 304 | 131374 | 200 |
2022 | 云南(历史类) | 本二 | 508 | 42186 | 505 |
2022 | 云南(历史类) | 专科 | 305 | 131808 | 20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云南(物理类) | 本二 | 420 | 104309 | 420 |
2024 | 云南(物理类) | 专科 | 216 | 172440 | 200 |
2023 | 云南(物理类) | 本二 | 406 | 101139 | 405 |
2023 | 云南(物理类) | 专科 | 279 | 163688 | 200 |
2022 | 云南(物理类) | 本二 | 430 | 96736 | 430 |
2022 | 云南(物理类) | 专科 | 284 | 164976 | 20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云南高考多少分能上南昌工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南昌工学院简介
南昌工学院是一所以工为主、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全日制应用型本科院校。学校前身是中共七大代表、江西省委原书记傅雨田等一批老同志创办于1988年的民办赣江大学。1998年学校更名为赣江专修学院;2003年学校更名为江西赣江职业技术学院,同年被教育部选定为“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基地”;2011年4月,经教育部和江西省人民政府批准,在江西赣江职业技术学院的基础上设立南昌工学院,成为普通本科院校。2017年学校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21年学校被列入硕士学位授予建设单位。学校现为教育部首批1+X证书制度试点院校、江西省人民政府首批“向应用型高校转型发展试点院校”,中国社会组织评估5A等级院校。
学校设有机械与车辆工程学院、经济与管理学院、信息与人工智能学院、建筑与环境工程学院、艺术与传媒设计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体育与健康学院、教育学院等8个二级学院,开设有60个本科专业和37个专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经济学、管理学、文学、法学、艺术学和教育学等8个学科。
学校秉承“育人为本、追求卓越”的办学理念,坚持“学科引领、本科立校、文化兴校、人才强校、特色发展”的办学思路,以应用技术为核心,以制造业为重点,以产教融合、校企合作为路径,培养工程实践与创新能力强、具有时代工匠精神的高素质应用型人才,先后被国务院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模范集体”,被中央宣传部、中央统战部、国家民委授予“全国民族团结进步创建活动示范学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