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考生多少分能上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在河南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河南新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四川文化艺术学院
2025年河南新高考考生要想上四川文化艺术学院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80分左右(位次52352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30分左右(位次268215名左右)。专科批:历史类预估需350分左右(位次181154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336分左右(位次422998名左右)。
【本科批】
1、2024年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在河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433分(位次92844),理科为414分(位次298277)。
2、2023年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在河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479分(位次83482),理科为427分(位次287135)。
3、2022年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在河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468分(位次75194),理科为416分(位次294463)。
【专科批】
1、2024年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在河南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187分(位次349099),理科为185分(位次559543)。
2、2023年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在河南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346分(位次248351),理科为332分(位次435117)。
3、2022年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在河南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300分(位次271196),理科为296分(位次452616)。
注:以上只是河南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在河南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文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河南(文科) | 本二 | 433 | 92844 | 428 |
2024 | 河南(文科) | 专科 | 187 | 349099 | 185 |
2023 | 河南(文科) | 本二 | 479 | 83482 | 465 |
2023 | 河南(文科) | 专科 | 346 | 248351 | 185 |
2022 | 河南(文科) | 本二 | 468 | 75194 | 445 |
2022 | 河南(文科) | 专科 | 300 | 271196 | 19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理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河南(理科) | 本二 | 414 | 298277 | 396 |
2024 | 河南(理科) | 专科 | 185 | 559543 | 185 |
2023 | 河南(理科) | 本二 | 427 | 287135 | 409 |
2023 | 河南(理科) | 专科 | 332 | 435117 | 185 |
2022 | 河南(理科) | 本二 | 416 | 294463 | 405 |
2022 | 河南(理科) | 专科 | 296 | 452616 | 19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河南高考多少分能上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四川文化艺术学院简介
四川文化艺术学院创办于2001年,2006年经教育部批准为面向全国招生的大学本科层次的独立学院,2014年经教育部批准转设为独立设置的民办普通本科学校,定名为四川文化艺术学院。2016年被四川省教育厅列为四川省本科院校整体转型发展改革试点院校,并当选为“四川省应用型本科高校联盟”首届理事单位。
学校地处李白诞生地、中国科技城、四川省第二大城市——绵阳,现有绵阳、梓潼两个校区。学校秉承“给自己一个目标,让生命为她燃烧”的办学精神,坚持“启迪学生智慧,培养时代需求人才”的办学理念,明确了综合性的应用型办学定位和“质量立校,人才强校,特色名校”的办学思路,遵循“立本、务实、创新”的校训,坚持实施校园学分制,推行“大课堂、大舞台、艺术与科技结合、课堂与工作室结合、实践与产业项目结合”的新时代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打造开放式教学空间,培养社会需要的“品德优、基础宽、素质高、能力强、会创新”的应用型文化艺术人才。
学校拥有一支高水平、高职称、高素养的教育专家和教师队伍,设有20多个名师工作室。通过 “引进与培养并举”,形成和聚集了一批在国内外有相当知名度的学术教学团队;从行业、企业、社会中引进双师型人才,建成了一支整体水平高、充满活力、具有现代气息,适应当今学校事业发展需要的师资队伍。近三年来,学校教师参与国家社科基金项目、主持省部级项目20余項,市厅级项目86项,出版专著及教材145部,公开发表学术论文1516篇,专利26项。为支撑专业建设发展需要奠定了坚实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