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考生多少分能上陕西师范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陕西师范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陕西师范大学在江苏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江苏新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陕西师范大学
2025年江苏新高考考生要想上陕西师范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95分左右(位次4777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91分左右(位次37634名左右)。
1、2024年陕西师范大学在江苏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591分(位次5562),理科为592分(位次36503)。
2、2023年陕西师范大学在江苏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594分(位次5199),理科为590分(位次39519)。
3、2022年陕西师范大学在江苏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573分(位次4500),理科为577分(位次28909)。
注:以上只是江苏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陕西师范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陕西师范大学在江苏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文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江苏(文科) | 本科 | 591 | 5562 | 478 |
2024 | 江苏(文科) | 本科 | 596 | 4551 | 478 |
2023 | 江苏(文科) | 本科 | 594 | 5199 | 474 |
2023 | 江苏(文科) | 本科 | 597 | 4598 | 474 |
2022 | 江苏(文科) | 本科 | 573 | 4500 | 471 |
2022 | 江苏(文科) | 本科 | 577 | 3736 | 471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理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江苏(理科) | 本科 | 592 | 36503 | 462 |
2024 | 江苏(理科) | 本科 | 594 | 34820 | 462 |
2024 | 江苏(理科) | 本科 | 601 | 29207 | 462 |
2024 | 江苏(理科) | 本科 | 606 | 25606 | 462 |
2023 | 江苏(理科) | 本科 | 590 | 39519 | 448 |
2023 | 江苏(理科) | 本科 | 607 | 26858 | 448 |
2023 | 江苏(理科) | 本科 | 617 | 20292 | 448 |
2023 | 江苏(理科) | 本科 | 619 | 19103 | 448 |
2023 | 江苏(理科) | 本科 | 623 | 16748 | 448 |
2022 | 江苏(理科) | 本科 | 577 | 28909 | 429 |
2022 | 江苏(理科) | 本科 | 590 | 19365 | 429 |
2022 | 江苏(理科) | 本科 | 595 | 16067 | 429 |
2022 | 江苏(理科) | 本科 | 596 | 15471 | 429 |
2022 | 江苏(理科) | 本科 | 596 | 15471 | 429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江苏高考多少分能上陕西师范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陕西师范大学简介
陕西师范大学是教育部直属重点大学,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是国家培养高等院校、中等学校师资和教育管理干部以及其他高级专门人才的重要基地,被誉为“教师的摇篮”。
学校坚持以培养全面发展的拔尖人才和高层次创新人才为目标,不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提高人才培育质量。学校有全日制在校生31137人,其中普通本科生18977人,预科生144人,硕士研究生9315人,博士研究生2318人。有71个本科专业,其中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0个,陕西省一流专业建设点6个。有基础学科拔尖学生培养计划2.0基地1个,基础学科人才培养和科学研究基地2个,国家级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5项,国家级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4项,教育部卓越教师培养计划改革项目2个,教育部“人文科学试验班”“理科试验班”拔尖人才培养改革项目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4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2个。入选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50门,国家级精品课程9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5门,国家级教师教育精品资源共享课8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门。近年来,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8项,全国优秀教材奖1项,全国教材建设先进个人1人,全国教育硕士专业学位教学成果奖2项,全国艺术硕士研究生优秀毕业成果奖6项。学校是国家大学生文化素质教育基地、教育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基地、国家语言文字推广基地、教育部深化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高校、国家级语言文字规范化示范学校、全国高校民族预科教育基地、全国大学生社会实践先进集体。
学校立足“两个大局”,持续推进高水平对外开放,不断扩大学校国际知名度和影响力。学校先后与美国、加拿大、英国、法国、德国、俄罗斯、澳大利亚、日本、韩国、哈萨克斯坦等38个国家及地区的共计190余所高校和教育机构建立了友好合作关系,在师生互访、联合培养、协同科研等方面开展高层次交流与合作。积极响应国家“一带一路”倡议,首倡成立了丝绸之路“教师教育联盟”“人文社会科学联盟”“图书档案出版联盟”。大力推动学生的国际双向流动,开发实质性学生交流项目160余个,每年选派大批学生赴国(境)外进行交流学习,在校长短期学习的学生来自全球110多个国家和地区,留学生规模在600人以上。获批4个国家级学科创新引智基地,入选首批“高层次国际化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