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陕西考生多少分能上西安明德理工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西安明德理工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西安明德理工学院在陕西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陕西新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西安明德理工学院
2025年陕西新高考考生要想上西安明德理工学院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15分左右(位次40243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369分左右(位次133050名左右)。专科批:历史类预估需205分左右(位次80239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152分左右(位次172136名左右)。
【本科批】
1、2024年西安明德理工学院在陕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412分(位次41862),理科为406分(位次110098)。
2、2023年西安明德理工学院在陕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418分(位次42750),理科为370分(位次111729)。
3、2022年西安明德理工学院在陕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411分(位次44779),理科为373分(位次113883)。
【专科批】
1、2024年西安明德理工学院在陕西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336分(位次67862),理科为333分(位次150207)。
2、2023年西安明德理工学院在陕西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203分(位次84124),理科为150分(位次164353)。
3、2022年西安明德理工学院在陕西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164分(位次84380),理科为152分(位次164603)。
注:以上只是陕西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西安明德理工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西安明德理工学院在陕西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文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陕西(文科) | 本二 | 412 | 41862 | 397 |
2024 | 陕西(文科) | 专科 | 336 | 67862 | 150 |
2023 | 陕西(文科) | 本二 | 418 | 42750 | 403 |
2023 | 陕西(文科) | 专科 | 203 | 84124 | 150 |
2022 | 陕西(文科) | 本二 | 411 | 44779 | 400 |
2022 | 陕西(文科) | 专科 | 164 | 84380 | 15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理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陕西(理科) | 本二 | 406 | 110098 | 372 |
2024 | 陕西(理科) | 专科 | 333 | 150207 | 150 |
2023 | 陕西(理科) | 本二 | 370 | 111729 | 336 |
2023 | 陕西(理科) | 专科 | 150 | 164353 | 150 |
2022 | 陕西(理科) | 本二 | 373 | 113883 | 344 |
2022 | 陕西(理科) | 专科 | 152 | 164603 | 15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陕西高考多少分能上西安明德理工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西安明德理工学院简介
西安明德理工学院是经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民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前身是由陕西金叶科教集团与西北工业大学于1999年共同举办的西北工业大学金叶信息技术学院。2005年经教育部批准升格为本科院校——西北工业大学明德学院。2014年起,学校在陕西省提升为本科二批次招生。2020年3月,学校作为陕西省首批通过教育部评估考核达标的独立学院,正式转设更名为西安明德理工学院。
目前,学校本科、专科在校生近15000人,教职员工800余名。专任教师中高级职称教师占比47%,其中博士学位占比10%,研究生学历以上占比70%;拥有国家级和省级教学名师8人,省级教学团队3个。
学校下设14个二级学院,18个职能部门,7个教学及教学辅助单位。现有32个本科专业,16个专科专业,专业设置以工为主,经、管、文、艺、医协调发展,突出新工科、新文科、新商科背景下的产教融合,军民融合。共有5个本科专业入选国家一流本科专业建设“双万计划”,其中“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拥有“省级一流课程”13门,“省级优秀教材”5部,“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3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4个,先后获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陕西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3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