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考生多少分能上塔里木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塔里木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塔里木大学在河南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河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塔里木大学
2025年河南高考考生要想上塔里木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10分左右(位次31537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72分左右(位次193772名左右)。
1、2024年塔里木大学在河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484分(位次49586),理科为462分(位次212758)。
2、2023年塔里木大学在河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513分(位次49322),理科为469分(位次206385)。
3、2022年塔里木大学在河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492分(位次50820),理科为462分(位次205021)。
注:以上只是河南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塔里木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塔里木大学在河南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文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河南(文科) | 本二 | 484 | 49586 | 428 |
2023 | 河南(文科) | 本二 | 513 | 49322 | 465 |
2022 | 河南(文科) | 本二 | 492 | 50820 | 44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理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河南(理科) | 本一 | 538 | 89194 | 511 |
2024 | 河南(理科) | 本一 | 543 | 82340 | 511 |
2024 | 河南(理科) | 本二 | 462 | 212758 | 396 |
2023 | 河南(理科) | 本一 | 539 | 86255 | 514 |
2023 | 河南(理科) | 本一 | 540 | 84884 | 514 |
2023 | 河南(理科) | 本二 | 469 | 206385 | 409 |
2022 | 河南(理科) | 本一 | - | - | 509 |
2022 | 河南(理科) | 本一 | 530 | 86614 | 509 |
2022 | 河南(理科) | 本二 | 462 | 205021 | 40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河南高考多少分能上塔里木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塔里木大学简介
塔里木大学创建于1958年10月。学校是由时任农垦部部长王震将军创办,他生前一直任名誉校长。学校是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批准的首批具有学士学位授予权的本科院校,2003年获硕士学位授予权,2004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塔里木大学,2007年在教育部本科教学水平评估中被评为“优秀”,2017年成为“教育部创新创业示范高校”,2018年获博士学位授予权,2019年进入教育部“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高校,同年获“全国五一劳动奖状”。2020年荣获“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2021年2月荣获“全国脱贫攻坚先进集体”。为新疆生产建设兵团和教育部共建高校。建校以来,学校始终坚持社会主义办学方向,肩负教育戍边的重要使命,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服务国家战略需要和民族地区发展,与祖国共奋进、与时代共发展、与新疆共命运,谱写了新疆高等教育改革发展气壮山河的精彩华章。
学校始终扎根新疆大地,立足时代前沿,服务国家战略,开展科学研究,取得了一系列有重要理论和现实价值的标志性成果。近5年来,学校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783项,其中国家社科基金重大招标项目1项,国家级、省部级项目786项;出版专著教材143部,发表SCI论文670篇。现有1个国家工程实验室(南疆特色果树高效优质栽培与深加工技术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塔里木盆地生物资源保护利用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农业农村部(部省共建)重点实验室(农业农村部环塔里木畜草资源利用重点实验室),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塔里木绿洲农业重点实验室),11个省级重点实验室,3个省级工程实验室,2个兵团协同创新(培育)中心,3个省级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兵团国际科技合作基地。
学校高度重视与国内外高校及科研机构之间的交流,与美国、澳大利亚、新西兰、哈萨克斯坦、俄罗斯、巴基斯坦等11个国家和地区的20所院校建立了合作交流关系。教育部先后安排中国农业大学、浙江大学、华中农业大学、北京化工大学、东华大学、吉林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和陕西师范大学对口支援我校,构建了“8+1”的对口支援与合作交流新格局。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