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四川考生多少分能上成都体育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成都体育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成都体育学院在四川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四川新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成都体育学院
2025年四川新高考考生要想上成都体育学院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77分左右(位次58893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51分左右(位次203183名左右)。
1、2024年成都体育学院在四川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476分(位次60118),理科为481分(位次163469)。
2、2023年成都体育学院在四川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474分(位次62296),理科为446分(位次174373)。
3、2022年成都体育学院在四川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470分(位次71210),理科为426分(位次186000)。
注:以上只是四川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成都体育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成都体育学院在四川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文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四川(文科) | 本一 | 534 | 17719 | 529 |
2024 | 四川(文科) | 本二 | 476 | 60118 | 457 |
2024 | 四川(文科) | 本二 | 494 | 44438 | 457 |
2024 | 四川(文科) | 本二 | 507 | 34328 | 457 |
2023 | 四川(文科) | 本一 | 535 | 16825 | 527 |
2023 | 四川(文科) | 本二 | 474 | 62296 | 458 |
2023 | 四川(文科) | 本二 | 480 | 56827 | 458 |
2022 | 四川(文科) | 本一 | 544 | 16044 | 538 |
2022 | 四川(文科) | 本二 | 470 | 71210 | 466 |
2022 | 四川(文科) | 本二 | 522 | 28464 | 466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理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四川(理科) | 本一 | 545 | 76347 | 539 |
2024 | 四川(理科) | 本二 | 481 | 163469 | 459 |
2024 | 四川(理科) | 本二 | 504 | 130043 | 459 |
2023 | 四川(理科) | 本一 | 543 | 61706 | 520 |
2023 | 四川(理科) | 本二 | 446 | 174373 | 433 |
2023 | 四川(理科) | 本二 | 468 | 146426 | 433 |
2022 | 四川(理科) | 本一 | 535 | 63806 | 515 |
2022 | 四川(理科) | 本二 | 426 | 186000 | 426 |
2022 | 四川(理科) | 本二 | 488 | 112544 | 426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四川高考多少分能上成都体育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成都体育学院简介
成都体育学院为原国家体育总局直属的六所体育院校之一,现为四川省与国家体育总局共建院校,是国内办学历史最为悠久的体育院校。学校本部位于四川省成都市区,毗邻闻名中外的历史名胜武侯祠。学校现有全日制本科生9300余人,博士与硕士研究生1300余人。学校环境优雅,基础设施布局合理,体育训练场馆、教学科研与实验仪器设备、图书文献保障和相关校舍等公共服务体系能较好满足人才培养需要。在长期的发展过程中,学校秉承“行健不息 积健为雄”的校训,坚持“办学传统塑风格,改革创新聚活力,多元服务拓影响,内涵发展上台阶”的思路,淬炼形成了“以体为本,体医渗透、体文结合”的鲜明办学特色。
科研工作稳步提升。2009年以来学校共承担各类科研项目14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62项(包括1项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省部级项目300余项,形成了以入选“国家哲学社会科学成果文库”为代表的高水平科研成果,获得包括四川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等奖在内的45项省部级科研奖励。建有国家体育总局体育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四川体育社会科学研究中心、四川省天府国际体育赛事研究中心、四川省非物质文化遗产研究基地和四川省运动健康社科普及基地。建有“运动医学四川省重点实验室”和“国家体育总局运动医学重点实验室”及2个四川省省级高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学校编辑出版学术刊物《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体育教育研究》,其中《成都体育学院学报》为中文核心期刊、中国高校特色科技期刊、CSSCI来源期刊、RCCSE中国核心学术期刊。学校还建有集收藏、展示、科普研究与文化传承为一体的国内高校中唯一的以中华体育史为主题的专题博物馆。
对外交流合作广泛。学校坚持把开放办学作为提升办学水平的重要途径,不断加强和深化对外交流与合作。目前,学校已与美国、英国、爱尔兰、丹麦、澳大利亚、泰国、港澳台等20个国家和地区30余所大学及科研机构建立了交流合作关系,并与多所世界知名大学构建了“2+2”“3+1”和“3+1+1”学士、硕士学位学生联合培养体系。学校是教育部批准的具有招收华侨、港澳台地区学生资格的高等院校。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