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江苏考生多少分能上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在江苏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江苏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
2025年江苏高考考生要想上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86分左右(位次47269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68分左右(位次181658名左右)。
1、2024年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在江苏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85分(位次47356),物理类为473分(位次175747)。
2、2023年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在江苏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81分(位次49840),物理类为465分(位次159349)。
3、2022年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在江苏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79分(位次50386),物理类为455分(位次146582)。
注:以上只是江苏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在江苏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江苏(历史类) | 本科 | 485 | 47356 | 478 |
2023 | 江苏(历史类) | 本科 | 481 | 49840 | 474 |
2022 | 江苏(历史类) | 本科 | 479 | 50386 | 471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473 | 175747 | 462 |
2024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504 | 138642 | 462 |
2023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465 | 159349 | 448 |
2023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477 | 148670 | 448 |
2023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477 | 148670 | 448 |
2022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455 | 146582 | 429 |
2022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459 | 143483 | 429 |
2022 | 江苏(物理类) | 本科 | 464 | 139473 | 429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江苏高考多少分能上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简介
浙江师范大学行知学院是 1999 年 8 月经省政府批准,2004 年 11 月被教育部确认的一所综合性全日制本科独立学院。2010 年被授予“全国先进独立学院”称号,2013 年被评为全国校园环境满意度 50 强高校。2014年 5月,省政府批复同意兰溪市政府与浙江师范大学全面合作共建行知学院。2017年 10月,学院正式落户兰溪,学院发展翻开新篇章自2013 年起,学院进入全国高水平独立学院序列,毕业生对母校满意度连续六年位列全省独立学院第一。
学院依托母体优势与区域优势,坚持“行以求知,学以致用”的办学理念,着力构建融知识、能力、素养于一体,具有高度适应性、灵活性、开放性的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全面实施教学质量工程,现有各级各类教学研究和建设项目840 余项,其中获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 40 项,省级教改项目 41 项。学院积极推进一流精品课程建设,主持各级各类课程建设项目 310 余门,其中省级课程 46 门, 出版教材 33 部,其中国家级 1部,省级 5部,新形态教材 5部;教学成果奖授予 60 项,其中荣获国家级二等奖 2 项,省一等奖4项、省二等奖 2项,拥有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浙江省高等学校省级产教融合示范基地、浙江省网络空间安全实训基地、浙江省政治教育示范基地等各级各类实践教育基地 180个,拥有各类校内实验(实训)室 157 个,其中中央财政支持地方高校发展专项 2 项,省提升地方高校办学水平专项 1个,省级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 1个。
学院积极开展科学研究,近年来省级以上科研获奖 13项,其中浙江省首次设立国际科学技术合作奖当年度全省唯一奖 1项;共承担各级各类科研课题 1200 余项,其中国家级课题 25 项,省部级项目 72 项;横向款目到款经费达 4300余万元;出版专著 216 部; 发表学术论文 1352 篇,其中 SCI、EI 源刊论文 254篇,CSSCI源刊论文157 篇;授权专利 195项,其中发明专利 93 项,实用新型专利 95 项,外观专利 7项。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