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山西考生多少分能上海南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海南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海南大学在山西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山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海南大学
2025年山西高考考生要想上海南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89分左右(位次13139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07分左右(位次43249名左右)。
1、2024年海南大学在山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17分(位次7740),物理类为536分(位次29305)。
2、2023年海南大学在山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91分(位次7356),物理类为503分(位次32398)。
3、2022年海南大学在山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18分(位次6608),物理类为509分(位次29946)。
注:以上只是山西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海南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海南大学在山西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山西(历史类) | 本一A | 541 | 4277 | 516 |
2024 | 山西(历史类) | 本一A1 | 517 | 7740 | 516 |
2023 | 山西(历史类) | 本一A | 525 | 3142 | 490 |
2023 | 山西(历史类) | 本一A1 | 491 | 7356 | 490 |
2022 | 山西(历史类) | 本一A | 543 | 3057 | 517 |
2022 | 山西(历史类) | 本一A1 | 518 | 6608 | 517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山西(物理类) | 本一A | 540 | 27528 | 506 |
2024 | 山西(物理类) | 本一A1 | 536 | 29305 | 506 |
2023 | 山西(物理类) | 本一A | 537 | 19443 | 480 |
2023 | 山西(物理类) | 本一A1 | 503 | 32398 | 480 |
2022 | 山西(物理类) | 本一A | 529 | 20730 | 498 |
2022 | 山西(物理类) | 本一A1 | 509 | 29946 | 498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山西高考多少分能上海南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海南大学简介
海南大学是2007年8月由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与原海南大学合并组建而成的综合性重点大学,是教育部和海南省人民政府“部省合建”高校,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
原华南热带农业大学创建于1958年,与创建于1954年的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紧密结合,并称“热作两院”,被誉为我国热带农业科教领域的“双子星”。在周恩来总理“儋州立业,宝岛生根”光辉题词的激励下,“两院人”经过艰苦卓绝的奋斗,使我国成为世界上唯一在北纬18-24°范围内大面积成功种植天然橡胶的国家,使我国从原来的植胶空白国,奇迹般地崛起为世界第五大产胶国。学校由此奠定了在橡胶和热带农业研究领域独一无二的地位,获得了国家发明奖一等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一等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等900多项科教成果,为国家和地方经济社会发展作出了重大贡献。
海南大学现有校园面积404.33万平方米(6064.95亩),学生4.5万人,拥有31个二级学院、16个书院,13个一级学科博士点和1个专业学位博士点,33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4个硕士专业学位类别,72个本科专业、10个博士后流动站,45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精品在线开放课程,2门教育部课程思政示范课程。学科涵盖了哲学、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门类。作物学连续两轮入选世界一流学科建设名单,植物与动物科学、材料科学、化学、农业科学、工程学、环境科学/生态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一般社会科学等8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专任教师2800多人,院士、杰青等国家级人才62人,其中,中国科学院院士1人,加拿大国家工程院院士、加拿大工程研究院院士1人,日本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俄罗斯工程院外籍院士1人,欧洲科学院院士3人,国家级教学名师2人。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