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湖南考生多少分能上上海交通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上海交通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上海交通大学在湖南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4年湖南新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上海交通大学
2024年湖南新高考考生要想上上海交通大学本科批:物理类预估需662分左右(位次876名左右),历史类预估需653分左右(位次59名左右)。
1、2023年上海交通大学在湖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为664分(位次819),历史类为652分(位次77)。
2、2022年上海交通大学在湖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为640分(位次1175),历史类为621分(位次260)。
3、2021年上海交通大学在湖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为659分(位次687),历史类为647分(位次68)。
注:以上只是湖南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上海交通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上海交通大学在湖南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批 | 683 | 113 | 415 |
2023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批 | 674 | 328 | 415 |
2023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批 | 664 | 819 | 415 |
2022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批 | 666 | 144 | 414 |
2022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批 | 656 | 336 | 414 |
2022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批 | 645 | 823 | 414 |
2022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批(国家专项计划) | 640 | 1175 | 414 |
2021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批 | 678 | 112 | 434 |
2021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批 | 666 | 386 | 434 |
2021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批 | 659 | 687 | 434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3 | 湖南(历史类) | 本科批 | 652 | 77 | 428 |
2022 | 湖南(历史类) | 本科批 | 636 | 73 | 451 |
2022 | 湖南(历史类) | 本科批(国家专项计划) | 621 | 260 | 451 |
2021 | 湖南(历史类) | 本科批 | 647 | 68 | 466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4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4年湖南高考多少分能上上海交通大学,待2024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上海交通大学简介
上海交通大学是我国历史最悠久、享誉海内外的高等学府之一,是教育部直属并与上海市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经过120多年的不懈努力,上海交通大学已经建设成为一所“综合性、创新型、国际化”的国内一流、国际知名大学。
学校有18个学科入选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18个学科入选上海市高峰高原学科。学校现有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2个,覆盖经济学、法学、文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教育学等10个学科门类;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58个,覆盖12个学科门类;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点9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32个;38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国家重大科技基础设施,1个国际级创新基地,1个前沿科学中心,1个集成攻关大平台,3个国家协同创新中心,11个国家(级)重点实验室,1个新农村发展研究院,1个国家应用数学中心,16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1个国防重点学科实验室,1个农业部重点实验室,4个国家卫生健康委员会重点实验室,44个上海市重点实验室,5个上海市前沿科学研协同创新究基地,8个国家工程研究中心,1个国家产教融合创新平台,4个国家医学中心,3个国家临床医学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能源研发中心,2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国家陆地生态系统定位观测研究站,8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自然资源部工程技术创新中心,1个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1个上海市功能型平台,26个上海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4个上海市工程研究中心,18个上海市专业技术服务平台,1个上海市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上海市技术创新中心,3个上海市协同创新中心,8个上海市临床医学研究中心,16个国际合作科技基地。1个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培育),1个教育部高校思想政治工作创新发展中心,1个教育部全国高校思政课虚拟仿真体验教学中心(培育),2个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备案),1个教育部高等学校软科学研究基地。1个上海市重点智库,3个上海市社会科学创新研究基地,5个上海市高校智库,3个上海市人民政府决策咨询研究基地(专家工作室),1个上海市社会调查中心,2个上海市软科学基地等。与最高人民法院、中国工程院、文旅部、民政部、市场监管总局等共建一批高水平智库研究平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