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天津考生多少分能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天津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天津新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5年天津新高考考生要想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批:综合类预估需614分左右(位次8428名左右)。
1、2024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天津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综合类为602分(位次11304)。
2、2023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天津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综合类为612分(位次10093)。
3、2022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天津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综合类为629分(位次8499)。
注:以上只是天津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天津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综合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602 | 11304 | 475 |
2024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613 | 8821 | 475 |
2024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613 | 8821 | 475 |
2024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621 | 7197 | 475 |
2024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622 | 7001 | 475 |
2023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612 | 10093 | 472 |
2023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617 | 9046 | 472 |
2023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625 | 7513 | 472 |
2023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625 | 7513 | 472 |
2023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628 | 6992 | 472 |
2022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629 | 8499 | 463 |
2022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631 | 8146 | 463 |
2022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634 | 7592 | 463 |
2022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636 | 7232 | 463 |
2022 | 天津(综合类) | 本科A | 637 | 7060 | 463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天津高考多少分能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简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是教育部直属、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设有研究生院和28个学院(部)。截至2023年8月,学校有专任教师2554人,全日制在校生36476人。共有14个博士后流动站,15个博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28个硕士学位授权一级学科,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17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79个本科专业。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工程学、化学、生物学与生物化学、药理学与毒理学、分子生物学与遗传学、微生物学、地球科学、计算机科学、临床医学、社会科学总论、材料科学等14个学科进入ESI全球前1%,其中农业科学、植物学与动物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等3个学科进入前1‰,农业科学进入前0.1‰。目前,已发展为全国农林水学科最为齐备的高等农业院校。
学校坚持“顶天”“立地”相结合的科技工作方针,瞄准国际科技前沿,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需要,积极开展面向农业生产实际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在农作物遗传育种与病虫害防治、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旱区农业高效用水、经济林果育种与栽培、畜禽良种繁育与健康养殖、农业生物技术、设施农业工程、葡萄与葡萄酒等研究领域形成鲜明特色和优势。建校以来,学校累计获得各类科技成果6000余项,获奖成果1800余项。培育出了世界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优良小麦品种“碧蚂1号”,长期主导我国小麦品种换代的远缘杂交小麦良种“小偃6号”,以及我国自主培育和推广面积最大的优良苹果品种“秦冠”等重要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超过3000亿元。合校以来,学校牢记服务旱区可持续发展的国家使命,始终站在助推西部大开发、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前沿,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44项,主持完成省部级一等奖99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078件。研究的黄土高原苹果优质高效绿色生产的系列关键技术,支撑引领黄土高原成为世界公认、全国最大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构建的土壤侵蚀调控技术体系,攻克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这一世界难题,助推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移400公里,为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