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云南考生多少分能上华北理工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华北理工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华北理工大学在云南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云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华北理工大学
2025年云南高考考生要想上华北理工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61分左右(位次10943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09分左右(位次44835名左右)。专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66分左右(位次52404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31分左右(位次96909名左右)。
【本科批】
1、2024年华北理工大学在云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82分(位次5940),物理类为527分(位次34936)。
2、2023年华北理工大学在云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60分(位次6030),物理类为510分(位次34106)。
3、2022年华北理工大学在云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93分(位次6948),物理类为526分(位次34080)。
【专科批】
1、2023年华北理工大学在云南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64分(位次45406),物理类为426分(位次86410)。
2、2022年华北理工大学在云南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13分(位次39457),物理类为447分(位次84446)。
注:以上只是云南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华北理工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华北理工大学在云南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云南(历史类) | 本一 | 582 | 5940 | 550 |
2023 | 云南(历史类) | 本一 | 560 | 6030 | 530 |
2023 | 云南(历史类) | 专科 | 464 | 45406 | 200 |
2022 | 云南(历史类) | 本一 | 593 | 6948 | 575 |
2022 | 云南(历史类) | 专科 | 513 | 39457 | 20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云南(物理类) | 本一 | 527 | 34936 | 505 |
2023 | 云南(物理类) | 本一 | 510 | 34106 | 485 |
2023 | 云南(物理类) | 专科 | 426 | 86410 | 200 |
2022 | 云南(物理类) | 本一 | 526 | 34080 | 515 |
2022 | 云南(物理类) | 专科 | 447 | 84446 | 20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云南高考多少分能上华北理工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华北理工大学简介
华北理工大学是一所以工、医为主,文、理、经、管、法、艺、教等多科性协调发展,具有博士硕士研究生教育、本科教育及留学生教育等教育层次和类别的省属重点骨干大学、省重点支持的国家“双一流”大学建设高校、河北省文明校园。
学校1895年办学,1958年建校,2010年医工联合。工医两脉,同根同源,根在煤炭,源自开滦。开平煤矿(后为开滦煤矿)西法采煤拉开唐山近代工业化帷幕,成为1895年创办北洋西学学堂矿务学门(后调整为天津大学矿冶工程系)和1896年创办山海关北洋铁路官学堂(即唐山交通大学,今西南交通大学)的重要动因;1926年,为解煤矿工人救护急需,开滦矿务总局筹办开滦高级护士职业学校。建国初期高等教育结构大调整后,为满足产业发展急需,河北省在唐山市复建矿冶学科。1958年,省市两级政府和省煤管局决定举办以采矿为主的唐山矿冶学院,唐山铁道学院参与筹建,支援教师和管理干部,建校之初学校由开滦党委会直接领导;同年,开滦煤矿卫生学校(原开滦护校)更名为开滦医学专科学校,工医两脉同年举办高等教育。1959年,天津大学矿冶工程系全部迁入唐山矿冶学院,曾沿用河北唐山矿冶学院、河北矿冶学院、唐山工程技术学院、河北理工学院、河北理工大学等校名;1963年,开滦煤矿卫校和阜新煤矿卫校、唐山卫校大专班合并成立唐山煤矿医学院,曾沿用河北医学院、华北煤炭医学院等校名。2010年,原河北理工大学和华北煤炭医学院强强联合组建河北联合大学,2015年更名为华北理工大学。
坚持创新创业教育改革,培养学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近五年,学校年均参加各级各类竞赛学生达2.5万人次,获得国际、国内奖励2500余项,其中国家级以上奖励2000余项;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项目累计立项达到2084项,其中国家级220项、省级465项;学生累计发表学术论文370余篇,其中SCI/EI检索40余篇,申请专利60余项。学校积极推进创新意识和创业精神教育“进课堂、进教材、进学分”工作;建设高水平“创客空间”和“孵化基地”,成功孵化创业项目240余项;选聘专职教师、校外导师100余名,开设“企业家大讲堂”“创业大讲堂”和“以升讲堂”,2021年获评“河北创业大学”;荣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训练计划实施先进单位”称号;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发布的《2022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中,学校在2018-2022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榜单(本科TOP300)上位列国内第137位,河北省第4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