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西考生多少分能上大连海洋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大连海洋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大连海洋大学在广西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广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大连海洋大学
2025年广西高考考生要想上大连海洋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11分左右(位次13605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16分左右(位次121388名左右)。
1、2024年大连海洋大学在广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95分(位次17549),物理类为455分(位次89204)。
2、2023年大连海洋大学在广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09分(位次17644),物理类为412分(位次93626)。
3、2022年大连海洋大学在广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06分(位次17740),物理类为352分(位次136775)。
注:以上只是广西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大连海洋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大连海洋大学在广西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广西(历史类) | 本科 | 495 | 17549 | 400 |
2024 | 广西(历史类) | 本科 | 519 | 12019 | 400 |
2023 | 广西(历史类) | 本二 | 509 | 17644 | 428 |
2022 | 广西(历史类) | 本二 | 506 | 17740 | 421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广西(物理类) | 本科 | 455 | 89204 | 371 |
2024 | 广西(物理类) | 本科 | 458 | 86827 | 371 |
2024 | 广西(物理类) | 本科 | 467 | 79771 | 371 |
2024 | 广西(物理类) | 本科 | 471 | 76787 | 371 |
2024 | 广西(物理类) | 本科 | 490 | 62947 | 371 |
2024 | 广西(物理类) | 本科 | 497 | 58149 | 371 |
2023 | 广西(物理类) | 本二 | 412 | 93626 | 347 |
2022 | 广西(物理类) | 本二 | 352 | 136775 | 343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广西高考多少分能上大连海洋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大连海洋大学简介
大连海洋大学是我国北方地区唯一的一所以海洋和水产学科为特色,农、工、理、管、文、法、经、艺等学科协调发展的多科性高等院校。学校创建于1952年,前身为东北水产技术学校,1958年升格为大连水产专科学校,1978年升格为大连水产学院。2000年由农业部划转辽宁省管理。2010年经教育部批准更名为大连海洋大学。
学校不断加强教学改革与建设,积极推进教育教学内涵式发展。曾获国家级优秀教学成果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在近两届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本科教学成果奖22项。获批教育部“新工科”项目2个、“新农科”项目3个,省级“新工科”“新农科”“新文科”项目6个。获批国家级卓越农林人才教育培养计划改革试点项目1个、国家级地方高校本科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1个、国家级特色专业3个、国家级及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21个,获批省级本科特色(示范)专业、综合改革试点专业、创新创业教育改革试点专业等项目46项。获批国家级精品课程1门、国家级及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26门、省级精品课程和精品资源共享课等29门、省级首届教材建设奖8部。获批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建设项目1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6个,省级大学生实践教育基地、实验教学示范中心、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等实践教学基地建设项目29个。加强研究生教育教学改革,在近两届省级教学成果奖评选中,获得研究生教学成果奖8项。获批国家级农业专业学位研究生实践教育特色基地1个、教育部科技小院6个、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科技小院7个、省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示范基地19个、省海洋水产领域研究生创新与学术交流中心1个,获批省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综合改革试点单位。
学校拥有一支结构相对合理、学科领域覆盖较全的师资队伍,有专任教师824人,其中具有高级职称的419人。目前,有“双聘院士”3人、“深蓝学者”5人,有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国家高层次人才特殊支持计划2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人选2人、97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863项目首席科学家1人、国家优秀青年科学基金获得者1人、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1人、农业农村部贝类产业技术体系首席科学家1人、农业农村部产业技术体系岗位专家4人、农业农村部农业科研杰出人才3人,有全国优秀教师1人、省高校教学名师17人,有教育部教学指导委员会副主任委员2人、委员2人,有辽宁攀登学者1人、辽宁特聘教授5人、辽宁杰出科技工作者2人、“兴辽英才计划”7人、省市优秀专家9人,享受各级政府特殊津贴11人。有国家级教学团队1个、省级教学团队9个,有科技部重点领域创新团队1个、农业农村部农业科研创新团队3个、省农业科技创新团队6个、省高等学校创新团队6个、省“兴辽英才计划”高水平创新创业团队1个。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