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宁夏考生多少分能上西南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西南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西南大学在宁夏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宁夏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西南大学
2025年宁夏高考考生要想上西南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07分左右(位次2759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32分左右(位次14083名左右)。
1、2024年西南大学在宁夏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29分(位次1706),物理类为446分(位次11816)。
2、2023年西南大学在宁夏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10分(位次1946),物理类为433分(位次8442)。
3、2022年西南大学在宁夏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09分(位次1878),物理类为450分(位次7665)。
注:以上只是宁夏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西南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西南大学在宁夏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宁夏(历史类) | 本一 | 529 | 1706 | 496 |
2024 | 宁夏(历史类) | 本一 | 541 | 1256 | 496 |
2024 | 宁夏(历史类) | 本一 | 557 | 829 | 496 |
2023 | 宁夏(历史类) | 本一 | 510 | 1946 | 488 |
2023 | 宁夏(历史类) | 本一 | 522 | 1460 | 488 |
2022 | 宁夏(历史类) | 本一 | 509 | 1878 | 487 |
2022 | 宁夏(历史类) | 本一 | 530 | 977 | 487 |
2022 | 宁夏(历史类) | 本一 | 540 | 700 | 487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宁夏(物理类) | 本一 | - | - | 432 |
2024 | 宁夏(物理类) | 本一 | 446 | 11816 | 432 |
2024 | 宁夏(物理类) | 本一 | 475 | 7535 | 432 |
2024 | 宁夏(物理类) | 本一 | 508 | 4308 | 432 |
2023 | 宁夏(物理类) | 本一 | 433 | 8442 | 397 |
2023 | 宁夏(物理类) | 本一 | 440 | 7568 | 397 |
2023 | 宁夏(物理类) | 本一 | 448 | 6752 | 397 |
2023 | 宁夏(物理类) | 本一 | 465 | 5059 | 397 |
2022 | 宁夏(物理类) | 本一 | 450 | 7665 | 412 |
2022 | 宁夏(物理类) | 本一 | 456 | 6948 | 412 |
2022 | 宁夏(物理类) | 本一 | 458 | 6716 | 412 |
2022 | 宁夏(物理类) | 本一 | 477 | 4830 | 412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宁夏高考多少分能上西南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西南大学简介
西南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现任党委书记李旭锋教授、校长张卫国教授。
学校学科门类齐全,综合性强、特色鲜明,涵盖了哲、经、法、教、文、史、理、工、农、医、管、艺、交叉学科等13个学科门类,其中有3个国家重点学科、2个国家重点(培育)学科,29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50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有2种专业博士学位、31种专业硕士学位,有博士后科研流动站(工作站)30个。
学校建有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实验室1个、国家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1个、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培育基地1个、国际科技合作基地1个、教育部或农业部重点实验室12个、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2个、教育部野外科学观测研究站2个、农业农村部科学观测试验站1个、国家农业科学观测实验站1个、自然资源部野外观测站2个、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重点实验室1个(共建)、国家药品监督管理局重点实验室1个(共建)。牵头建设西部(重庆)科学城种质创制大科学中心,建有国家大学科技园1个、重庆市重点实验室21个、重庆市工程技术研究中心(工程中心/工程实验室)26个、国家级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分中心1个、重庆市2011计划协同创新中心2个。牵头建设中希文明互鉴中心、建有国家革命文物协同研究中心,入选全国重点马克思主义学院,建有教育部人文社科重点研究基地1个、国家民委“一带一路”国别和区域研究中心等中央部委社科研究基地10个、与中央部委相关司局共建社科研究平台4个、重庆市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13个,重庆市新型智库(含培育)4个。目前学校已获得国家自然科学二等奖1项、国家科技进步二等奖2项、中国专利优秀奖1项。获教育部普通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19项、全国教育科学规划优秀成果奖6项、重庆市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省级奖170余项。“十三五”期间,学校科研经费总量达到36.9亿元,获批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7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702项、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大项目和国家重大文化工程项目等260项,获得授权专利1524项,育成动植物新品种99个,出版专著600余部。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