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南考生多少分能上西安财经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西安财经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西安财经大学在湖南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湖南新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西安财经大学
2025年湖南新高考考生要想上西安财经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15分左右(位次18948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06分左右(位次80542名左右)。
1、2024年西安财经大学在湖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438分(位次55499),理科为505分(位次82704)。
2、2023年西安财经大学在湖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516分(位次15168),理科为507分(位次75161)。
3、2022年西安财经大学在湖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528分(位次13919),理科为509分(位次63199)。
注:以上只是湖南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西安财经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西安财经大学在湖南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文科
|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 2024 | 湖南(文科) | 本科 | 438 | 55499 | 438 |
| 2024 | 湖南(文科) | 本科 | 528 | 14934 | 438 |
| 2023 | 湖南(文科) | 本科 | 516 | 15168 | 428 |
| 2022 | 湖南(文科) | 本科 | 528 | 13919 | 451 |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
2、理科
|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 2024 | 湖南(理科) | 本科 | 505 | 82704 | 422 |
| 2024 | 湖南(理科) | 本科 | 525 | 62058 | 422 |
| 2024 | 湖南(理科) | 本科 | 528 | 59313 | 422 |
| 2023 | 湖南(理科) | 本科 | 507 | 75161 | 415 |
| 2023 | 湖南(理科) | 本科 | 523 | 61444 | 415 |
| 2022 | 湖南(理科) | 本科 | 509 | 63199 | 414 |
| 2022 | 湖南(理科) | 本科 | 518 | 55267 | 414 |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湖南高考多少分能上西安财经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西安财经大学简介
西安财经大学是陕西省人民政府主办,陕西省人民政府和国家统计局共建的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前身可追溯到1952年创建的西北贸易学校,及1954年创建的国家统计局西安统计学校、1960年创建的陕西财政学校、1978年成立的西安基础大学。而后几经变迁,四校分别更名为陕西商业专科学校、西安统计学院、陕西财政专科学校、陕西工商学院。1996年7月,陕西商业专科学校、陕西财政专科学校、陕西工商学院合并为陕西经贸学院。2001年6月,经国家教育部批准,陕西经贸学院与西安统计学院合并组建西安财经学院。2018年11月30日,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西安财经学院更名为西安财经大学。学校现有长安、雁塔、翠华东、翠华西4个校区,占地面积1600余亩。雁塔、翠华校区毗邻驰名中外的唐代大雁塔,长安校区位于秦岭北麓的神禾原上,环境优雅,文化底蕴深厚。
近年来,我校学生在各级各类竞赛中成绩突出,获国家级大学生创新训练计划项目118项;在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等各类竞赛中获国际级奖42项、国家级奖200余项、省级奖1000余项。学校面向全国31个省(市、自治区)招生,考生报考踊跃。第一志愿平均录取率85.6%,录取分数普遍在一本线上30分,毕业生近三年平均一次性就业率为90.08%。
学校坚持产学研相结合,在致力于人才培养的同时,积极发挥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的办学功能。学校共有43个科研基地,其中,有中国(西安)丝绸之路研究院、西安统计研究院、现代企业管理研究中心等14个省部级科研基地。学校以服务区域经济转型发展为核心,找准科研切入点,利用科研基地,有针对性地开展科研工作,服务区域经济建设成果丰硕,产学研结合不断深化拓展。五年来,教师承担各级各类科研项目1200余项,其中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项目660余项,先后有140项科研成果获市(厅)级以上优秀科研成果奖励。学校建有教育部教育事业统计人员培训基地、国家统计局统计工作人员培训基地,中国财政科学研究院西安培训基地,为全国教育系统和国家统计、财政行业培训了一大批业务工作骨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