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东考生多少分能上华东交通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华东交通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华东交通大学在广东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广东高考多少分可以上华东交通大学
2025年广东高考考生要想上华东交通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22分左右(位次26304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37分左右(位次87920名左右)。
1、2024年华东交通大学在广东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07分(位次34491),物理类为528分(位次101359)。
2、2023年华东交通大学在广东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24分(位次26222),物理类为534分(位次94690)。
3、2022年华东交通大学在广东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27分(位次23281),物理类为530分(位次97867)。
注:以上只是广东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华东交通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华东交通大学在广东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07 | 34491 | 428 |
2024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31 | 22233 | 428 |
2024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32 | 21622 | 428 |
2023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24 | 26222 | 433 |
2023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33 | 22281 | 433 |
2023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33 | 22179 | 433 |
2022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27 | 23281 | 437 |
2022 | 广东(历史类) | 本科 | 529 | 22113 | 437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28 | 101359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34 | 93186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39 | 85492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41 | 82825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41 | 81864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41 | 82143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42 | 81727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47 | 74167 | 442 |
2024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55 | 63886 | 442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34 | 94690 | 439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38 | 89510 | 439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43 | 83069 | 439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43 | 83497 | 439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48 | 77607 | 439 |
2023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49 | 75326 | 439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30 | 97867 | 445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38 | 85559 | 445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41 | 81491 | 445 |
2022 | 广东(物理类) | 本科 | 545 | 76479 | 44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广东高考多少分能上华东交通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华东交通大学简介
华东交通大学是一所以交通为特色、轨道为核心、多学科协调发展的教学研究型大学,国铁集团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国家铁路局与江西省人民政府“双共建”高校,“中西部高校基础能力建设工程”高校,博士学位授权单位。
科研创新:学校践行科技强国使命,在科研创新平台建设、高级别科研项目承接、高水平科研成果产出、社会服务等方面均取得突出业绩:先后荣获国家科技进步一、二等奖,江西省首个教育部人文社科一等奖等标志性奖项;实现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重点项目、高铁联合基金重点项目、国家重点研发计划项目、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优秀青年科学基金项目(海外)、国家社科领军人才项目等高水平项目承接的突破;学校现拥有省部共建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地方联合工程研究中心2个,国家级高校引智基地1个,教育部重点实验室和教育部工程研究中心等自然科学类省部级科技平台33个,省级重点智库和人文社会科学研究基地15个;近5年,承担各级科研项目3800余项,其中:国家级项目350余项,省部级项目700余项,横向项目2000余项;入选“江西省技术转移服务机构TOP10”(全省仅三所高校入选),获批江西省高校科技成果转化和技术转移基地和国家知识产权培训江西基地;授权国家发明专利500余项、实用新型专利1000余项;以第一完成单位获省部级以上奖励66项,其中一等奖9项,包括教育部自然科学奖、江西省科学技术奖、江西省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等,2022年江西省科学技术奖一等奖获奖数量并列全省高校第一;获社会力量奖19项,其中一等奖10项,包括中国铁道学会科学技术奖一等奖、吴文俊人工智能一等奖等。
党建思政:学校党委坚持将党建思政工作摆在突出位置,深入实施“火车头”党建提升工程,全面提升党的建设质量,全力打造“火车头”党建品牌,学校被列为首批全省高校党建品牌重点打造对象,获首批全国党建工作标杆院系、全国“双带头人”党支部书记工作室各1个、全国党建工作样板党支部4个,实现了院系党委以及专任教师、教职工、学生党支部国家级荣誉全覆盖。培育了全国师德先进个人、全国岗位学雷锋标兵、全国三八红旗手、全国高校辅导员素质能力大赛一等奖获得者、全国心理健康教育先进工作者、全国高校优秀辅导员等先进典型。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