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广西考生多少分能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广西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广西新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2025年广西新高考考生要想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89分左右(位次2041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30分左右(位次36729名左右)。
1、2024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广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584分(位次2451),理科为554分(位次23983)。
2、2023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广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592分(位次1996),理科为525分(位次24594)。
3、2022年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广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591分(位次2016),理科为524分(位次23144)。
注:以上只是广西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在广西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文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广西(文科) | 本科 | 584 | 2451 | 400 |
2024 | 广西(文科) | 本科 | 591 | 1929 | 400 |
2023 | 广西(文科) | 本一 | 592 | 1996 | 528 |
2022 | 广西(文科) | 本一 | 591 | 2016 | 532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理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广西(理科) | 本科 | 554 | 23983 | 371 |
2024 | 广西(理科) | 本科 | 564 | 19462 | 371 |
2024 | 广西(理科) | 本科 | 573 | 15823 | 371 |
2024 | 广西(理科) | 本科 | 579 | 13622 | 371 |
2024 | 广西(理科) | 本科 | 582 | 12571 | 371 |
2024 | 广西(理科) | 本科 | 584 | 11949 | 371 |
2024 | 广西(理科) | 本科 | 588 | 10680 | 371 |
2024 | 广西(理科) | 本科 | 609 | 5526 | 371 |
2023 | 广西(理科) | 本一 | 525 | 24594 | 475 |
2023 | 广西(理科) | 本一 | 554 | 14698 | 475 |
2022 | 广西(理科) | 本一 | 524 | 23144 | 475 |
2022 | 广西(理科) | 本一 | 551 | 14206 | 47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广西高考多少分能上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西北农林科技大学简介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地处中华农耕文明发祥地、国家级农业高新技术产业示范区——陕西杨凌,是教育部直属、国家“985工程”和“211工程”重点建设高校,首批入选国家“世界一流大学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2022年入选国家第二轮“双一流”建设高校,2个学科入选“双一流”建设学科。
学校坚持“顶天”“立地”相结合的科技工作方针,瞄准国际科技前沿,紧扣国家战略需求和区域发展需要,积极开展面向农业生产实际的应用基础研究和应用技术研究,在农作物遗传育种与病虫害防治、水土保持与生态修复、旱区农业高效用水、经济林果育种与栽培、畜禽良种繁育与健康养殖、农业生物技术、设施农业工程、葡萄与葡萄酒等研究领域形成鲜明特色和优势。建校以来,学校累计获得各类科技成果6000余项,获奖成果1800余项。培育出了世界累计推广面积最大的优良小麦品种“碧蚂1号”,长期主导我国小麦品种换代的远缘杂交小麦良种“小偃6号”,以及我国自主培育和推广面积最大的优良苹果品种“秦冠”等重要科技成果,推广转化直接经济效益累计超过3000亿元。合校以来,学校牢记服务旱区可持续发展的国家使命,始终站在助推西部大开发、国家“一带一路”建设、乡村振兴战略前沿,累计获得国家级科技奖励44项,主持完成省部级一等奖99项,获国家授权发明专利2078件。研究的黄土高原苹果优质高效绿色生产的系列关键技术,支撑引领黄土高原成为世界公认、全国最大的优质苹果生产基地。构建的土壤侵蚀调控技术体系,攻克了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这一世界难题,助推陕西绿色版图向北推移400公里,为国家实施退耕还林(草)工程发挥了重要作用。
学校坚持开放办学,通过加强与世界一流大学和学术机构的实质性合作,积极拓展国际科技教育合作与交流,形成了全方位、多层次、多渠道的国际合作交流新格局。先后与全球34个国家(地区)104所知名大学或科研机构建立合作关系。与美国内布拉斯加林肯大学和亚利桑那大学联合开展食品科学与工程、植物保护、环境科学3个中外合作办学项目。学校具有接收中国政府奖学金来华留学生资格,现有各类留学生356人。学校国际化办学实现了由“以外促内”向“走出去作为”的转变,积极参与“一带一路”建设,已逐步成为我国开展农业国际交流合作和服务丝绸之路经济带建设的高地。主导成立的“丝绸之路农业教育科技创新联盟”影响广泛。牵头在丝路沿线国家建立8个农业科技示范园和4个海外人才培养基地。与杨凌示范区共建上海合作组织农业技术交流培训示范基地,牵头成立上合组织农业基地现代农业发展研究院、组建上合组织农业基地现代农业国际联合实验室、加入上合组织大学(牵头现代农业方向)。学校巴拉诺维奇国立大学孔子课堂于2021年2月正式挂牌成立运行。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