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陕西考生多少分能上防灾科技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防灾科技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防灾科技学院在陕西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陕西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防灾科技学院
2025年陕西高考考生要想上防灾科技学院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69分左右(位次20169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23分左右(位次98254名左右)。
1、2024年防灾科技学院在陕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63分(位次22169),物理类为451分(位次77619)。
2、2023年防灾科技学院在陕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66分(位次22064),物理类为424分(位次74909)。
3、2022年防灾科技学院在陕西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72分(位次18711),物理类为437分(位次69751)。
注:以上只是陕西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防灾科技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防灾科技学院在陕西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陕西(历史类) | 本二 | 463 | 22169 | 397 |
2023 | 陕西(历史类) | 本二 | 466 | 22064 | 403 |
2022 | 陕西(历史类) | 本二 | 472 | 18711 | 40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陕西(物理类) | 本二 | 451 | 77619 | 372 |
2024 | 陕西(物理类) | 本二 | 454 | 75859 | 372 |
2023 | 陕西(物理类) | 本二 | 424 | 74909 | 336 |
2022 | 陕西(物理类) | 本二 | 437 | 69751 | 344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陕西高考多少分能上防灾科技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防灾科技学院简介
防灾科技学院隶属于中国地震局,是全国仅有的以防灾减灾救灾高等教育为主、学科门类齐全的综合性全日制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始建于1975年,面向全国招生,现有全日制在校生9400余人。2021年1月29日,教育部复函应急管理部支持华北科技学院和防灾科技学院合并筹建应急管理类大学。2021年5月26日,应急管理部党委宣布成立中共应急管理大学(筹)临时委员会,应急管理大学(筹)临时党委领导班子与行政领导班子一体化运行。2023年4月7日,应急管理部党委决定设立华北科技学院防灾科技学院联合党委,同时撤销中共应急管理大学(筹)临时委员会、中共华北科技学院委员会、中共防灾科技学院委员会。
学校现有本科专业36个,包括防灾减灾核心类专业15个(地球物理学、地质学、资源勘查工程、地下水科学与工程、勘查技术与工程、土木工程、测绘工程、地质工程、城市地下空间工程、水利水电工程、应急技术与管理、应急管理、防灾减灾科学与工程、地球科学信息与技术、应用气象学)、防灾减灾支撑类专业13个(工程管理、电气工程及其自动化、测控技术与仪器、计算机科学与技术、网络工程、信息管理与信息系统、通信工程、地理科学、物联网工程、数据科学与大数据技术、应用心理学、公共事业管理、环境工程)、防灾减灾拓展类专业8个(金融学、投资学、会计学、工商管理、汉语言文学、广告学、网络与新媒体、英语),涵盖理学、工学、管理学、文学和经济学等五大学科门类。36个本科专业中,包括2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地球物理学、勘查技术与工程)、5个国家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地球物理学、地质学、地质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网络工程)、3个省级一流专业建设点(地质学、地质工程、测控技术与仪器)。获批省级重点学科(固体地球物理学)和重点发展学科(地质工程)各1个、拥有1门国家级一流课程(自然灾害概论)和14门省级一流课程。
学校将坚决贯彻落实新时代党的教育方针和“两个坚持、三个转变”防灾减灾救灾新理念,牢牢把握筹建应急管理大学千载难逢机遇,建设应急管理人才培养高地、科技创新高地、教育培训高地,建设应急管理文化传播中心、国际交流中心和新型高端智库,建成国内一流、国际知名、特色鲜明的高水平多科性应用型大学,示范引领我国应急管理高等教育事业高质量发展,努力为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作出更大贡献。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