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南考生多少分能上武昌首义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武昌首义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武昌首义学院在湖南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湖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武昌首义学院
2025年湖南高考考生要想上武昌首义学院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55分左右(位次46012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42分左右(位次163097名左右)。专科批:历史类预估需281分左右(位次135140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292分左右(位次292210名左右)。
【本科批】
1、2024年武昌首义学院在湖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45分(位次51680),物理类为442分(位次163931)。
2、2023年武昌首义学院在湖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52分(位次42935),物理类为438分(位次144418)。
3、2022年武昌首义学院在湖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78分(位次39655),物理类为446分(位次128669)。
【专科批】
1、2024年武昌首义学院在湖南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267分(位次138790),物理类为318分(位次280134)。
2、2023年武昌首义学院在湖南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281分(位次141580),物理类为289分(位次258759)。
3、2022年武昌首义学院在湖南专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21分(位次79313),物理类为258分(位次247766)。
注:以上只是湖南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武昌首义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武昌首义学院在湖南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湖南(历史类) | 本科 | 445 | 51680 | 438 |
2024 | 湖南(历史类) | 本科 | 466 | 40573 | 438 |
2024 | 湖南(历史类) | 专科 | 267 | 138790 | 200 |
2023 | 湖南(历史类) | 本科 | 452 | 42935 | 428 |
2023 | 湖南(历史类) | 专科 | 281 | 141580 | 200 |
2022 | 湖南(历史类) | 本科 | 478 | 39655 | 451 |
2022 | 湖南(历史类) | 专科 | 421 | 79313 | 20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442 | 163931 | 422 |
2024 | 湖南(物理类) | 专科 | 318 | 280134 | 200 |
2023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438 | 144418 | 415 |
2023 | 湖南(物理类) | 专科 | 289 | 258759 | 200 |
2022 | 湖南(物理类) | 本科 | 446 | 128669 | 414 |
2022 | 湖南(物理类) | 专科 | 258 | 247766 | 20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湖南高考多少分能上武昌首义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武昌首义学院简介
武昌首义学院是一所全日制普通本科高等学校,其前身是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系中国首批独立学院之一。2000年8月经教育部批准,华中科技大学和武汉军威文化传播集团合作兴办华中科技大学军威学院,翌年3月更名为华中科技大学武昌分校,2015年5月转设更为现名。2023年,学校顺利通过了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
学校全面实施OBE教育教学改革,重塑应用型人才培养体系。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强化五育融合、三全育人,紧扣地方性应用型办学定位,瞄准工程教育认证目标,全面推行“学生中心、产出导向、持续改进”理念,构建并在所有本科专业实施OBE教育教学体系,不断深化产教融合校企合作协同育人,强化实践教学,培养高素质应用型人才。持续拓展与200余家企业的深度合作,与华为、腾讯、华中数控等10余家行业领军企业共建现代产业学院3个、新工科专业(方向)11个;获批教育部新工科研究与实践项目等部省部级教改项目120项、教育部“产学合作协同育人项目”61项、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项目5个;近三届获湖北省高校教学成果一、二、三等奖共7项,建成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2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和精品在线开放课程36门;主编、参编出版教材188本,其中《融合新闻学导论》已被全国80余所高校选用。
学校强化名师引领,建设“双师型”高素质教师队。现有教师1000余人,其中自有教师高级职称教师占52%,具有硕士及以上学位教师占91.54%。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4人、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才1人、国家级教学名师1人、省部级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3人、楚天学子2人;拥有5个省级教学团队、4个省级基层教学组织和4个省级科技创新团队。建成了一支以国家级专家学者和国家名师引领、双师型教师占比高、教学科研能力较强、满足应用型人才培养需求的师资队伍。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