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河南考生多少分能上东华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东华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东华大学在河南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河南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东华大学
2025年河南高考考生要想上东华大学本科批:物理类预估需599分左右(位次24276名左右)。
1、2024年东华大学在河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87分(位次3514),物理类为610分(位次17519)。
2、2023年东华大学在河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为597分(位次23710)。
3、2022年东华大学在河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物理类为575分(位次32661)。
注:以上只是河南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东华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东华大学在河南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河南(历史类) | 本一 | - | - | 521 |
2024 | 河南(历史类) | 本一 | 587 | 3514 | 521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河南(物理类) | 本一 | - | - | 511 |
2024 | 河南(物理类) | 本一 | 610 | 17519 | 511 |
2023 | 河南(物理类) | 本一 | 597 | 23710 | 514 |
2023 | 河南(物理类) | 本一 | 599 | 22358 | 514 |
2022 | 河南(物理类) | 本一 | 575 | 32661 | 509 |
2022 | 河南(物理类) | 本一 | 583 | 26058 | 509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河南高考多少分能上东华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东华大学简介
东华大学是教育部直属、国家“211工程”、国家“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秉承“崇德博学、砺志尚实”的校训,不断开拓奋进,已发展成为特色鲜明的多科性、高水平大学。
学校现设有18个学院(部),拥有7个博士后流动站、11个一级学科博士点、3个博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别、28个一级学科硕士点、2个二级学科硕士点、18个专业学位硕士授权类别、60个本科专业,涵盖工学、理学、管理学、经济学、艺术学、文学、法学、历史学、教育学、交叉学科十大学科门类。现有2个国家“双一流”建设学科, 1个上海高校Ι类高峰学科。纺织科学与工程保持国内领先,化学、工程学、数学、材料科学、计算机科学、环境科学与生态学、生物与生化7个学科入围ESI全球前1%,其中材料科学学科进入全球前1‰。拥有1个国家重点实验室、1个国家工程技术研究中心、22个省部级重点科研平台,2个国家引智基地以及国家大学科技园。
学校以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为根本任务,坚持“严谨、勤奋、求实、创新”的优良校风,培养基础宽厚、实践能力强、具有创新精神和社会责任感的高素质人才。学校积极建设“五育并举”的教育体系,构建本科生“分层教学、分流培养、多元成才、人人成才”的培养体系,持续深化教育教学改革。新世纪以来,获国家级教学成果奖13项。拥有2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1个国家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3个国家工程实践教育中心,10个国家级特色专业,29个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学校积极构建一流的研究生培养机制,大力发展专业学位研究生教育,获评全国示范性工程专业学位研究生联合培养基地2个,首批进入教育部“卓越工程师教育培养计划”,获评“全国工程硕士研究生教育创新院校”。东华学子近三年获得国内外学科竞赛、文体比赛冠军、金奖或一等奖300余项,充分彰显学生的创造力。获杭州第19届亚运会攀岩项目女子团体速度接力决赛金牌。女足获大学生联赛全国冠军。学校进入“中国高校体育竞赛榜”前20名。学校全面推进双创教育,产教融合人才培养协同机制成效显著,新材料现代产业学院获批教育部首批现代产业学院,成为全国首次获批的50所现代产业学院之一。获评全国高校实践育人创新创业基地、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全国高等学校毕业生就业工作先进集体等荣誉。近年来,毕业生平均就业率超过 96%,薪资位于中国高校毕业生薪酬指数排名 14-18 位,近五年,毕业生自主创业 470 余人。建校至今,为国家培养各类人才26万余人,毕业生成为各行各业的中坚和栋梁。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