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甘肃考生多少分能上重庆移通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重庆移通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重庆移通学院在甘肃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甘肃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重庆移通学院
2025年甘肃高考考生要想上重庆移通学院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31分左右(位次21294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363分左右(位次92789名左右)。
1、2024年重庆移通学院在甘肃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32分(位次21275),物理类为415分(位次71364)。
2、2023年重庆移通学院在甘肃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33分(位次22077),物理类为364分(位次69799)。
3、2022年重庆移通学院在甘肃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25分(位次26367),物理类为361分(位次76156)。
注:以上只是甘肃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重庆移通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重庆移通学院在甘肃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甘肃(历史类) | 本科 | 432 | 21275 | 421 |
2023 | 甘肃(历史类) | 本二 | 433 | 22077 | 420 |
2023 | 甘肃(历史类) | 本二 | 433 | 22077 | 420 |
2022 | 甘肃(历史类) | 本二 | 425 | 26367 | 425 |
2022 | 甘肃(历史类) | 本二 | 431 | 24154 | 425 |
2022 | 甘肃(历史类) | 本二 | 433 | 23445 | 42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甘肃(物理类) | 本科 | 415 | 71364 | 370 |
2024 | 甘肃(物理类) | 本科 | 415 | 71364 | 370 |
2023 | 甘肃(物理类) | 本二 | 364 | 69799 | 337 |
2023 | 甘肃(物理类) | 本二 | 364 | 69799 | 337 |
2022 | 甘肃(物理类) | 本二 | 361 | 76156 | 345 |
2022 | 甘肃(物理类) | 本二 | 363 | 75165 | 345 |
2022 | 甘肃(物理类) | 本二 | 363 | 75165 | 34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甘肃高考多少分能上重庆移通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重庆移通学院简介
重庆移通学院(原重庆邮电大学移通学院)成立于2000年,是一所经国家教育部批准、由重庆市教委主管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高校,面向全国招生。
学校办学特色鲜明,人才培养措施有力。创新探索“四位一体双院制+特色课程”的特色人才培养体系。
学校特色办学成果斐然,近年来,学生积极参加各类学科竞赛活动,获省部级及以上奖励3324人次。其中国家级获奖564人次,包括一等奖62人次,二等奖172人次,三等奖330人次;省部(市)级获奖2760人次,其中包括特等奖61人次,一等奖253人次,二等奖763人次,三等奖1683人次。其中,在第十届“大唐杯”全国大学生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大赛中获全国一等奖1项,三等奖3项;在第16届全国三维数字化创新设计大赛中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1项,三等奖3项;在第十四届蓝桥杯全国软件和信息技术专业人才大赛获全国一等奖1项,二等奖2项,三等奖6项;在第十一届全国高校数字艺术设计大赛获全国一等奖2项,二等奖1项;在2023年全国高校商业精英挑战赛品牌策划竞赛暨(新加坡)全球品牌策划大赛中获全国一等奖4项。在中国高等教育学会高校竞赛评估与管理体系研究专家工作组发布《2023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分析报告》,我校在2023年全国普通高校大学生竞赛状态数据(本科)中,较上一年度提升127位,以总分54.53分,跃居重庆市民办高校第一,学科竞赛排名实现新突破。近5年,教师共承担市级及以上教学科研项目196项,发表核心期刊论文73篇,SCI、EI检索论文23篇,获各类专利、计算机软件著作权56项。学校人才培养质量成效明显,现学校累计毕业生近7万余人,就业主要分布在通信、制造、软件开发等行业,基本实现对口就业,在世界或中国五百强企业就业的学生占比达到10%,服务我市第一支柱信息产业的毕业生占比达到60%以上。目前,学校与企业联合共建校外实习、实训、实践基地651个。与重庆电信、重庆移动、中兴、华为、惠普、长安、四联、南方证券、西永微电园等校外实习基地开展共建共育。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