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湖南考生多少分能上西南财经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西南财经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西南财经大学在湖南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湖南新高考多少分可以上西南财经大学
2025年湖南新高考考生要想上西南财经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76分左右(位次4662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84分左右(位次20697名左右)。
1、2024年西南财经大学在湖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576分(位次4717),理科为566分(位次30738)。
2、2023年西南财经大学在湖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579分(位次3572),理科为579分(位次24469)。
3、2022年西南财经大学在湖南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文科为568分(位次4071),理科为567分(位次21735)。
注:以上只是湖南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西南财经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西南财经大学在湖南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文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湖南(文科) | 本科 | 576 | 4717 | 438 |
2024 | 湖南(文科) | 本科 | 590 | 2942 | 438 |
2024 | 湖南(文科) | 本科 | 601 | 1868 | 438 |
2023 | 湖南(文科) | 本科 | 579 | 3572 | 428 |
2023 | 湖南(文科) | 本科 | 584 | 3099 | 428 |
2023 | 湖南(文科) | 本科 | 600 | 1755 | 428 |
2022 | 湖南(文科) | 本科 | 568 | 4071 | 451 |
2022 | 湖南(文科) | 本科 | 581 | 2464 | 451 |
2022 | 湖南(文科) | 本科 | 587 | 1901 | 451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理科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湖南(理科) | 本科 | 566 | 30738 | 422 |
2024 | 湖南(理科) | 本科 | 582 | 22012 | 422 |
2024 | 湖南(理科) | 本科 | 599 | 14586 | 422 |
2024 | 湖南(理科) | 本科 | 602 | 13449 | 422 |
2024 | 湖南(理科) | 本科 | 610 | 10702 | 422 |
2023 | 湖南(理科) | 本科 | 579 | 24469 | 415 |
2023 | 湖南(理科) | 本科 | 592 | 18462 | 415 |
2023 | 湖南(理科) | 本科 | 611 | 11134 | 415 |
2022 | 湖南(理科) | 本科 | 567 | 21735 | 414 |
2022 | 湖南(理科) | 本科 | 582 | 14722 | 414 |
2022 | 湖南(理科) | 本科 | 595 | 9829 | 414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湖南高考多少分能上西南财经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西南财经大学简介
西南财经大学是教育部直属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的全国重点大学,也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学校坐落于中国历史文化名城——“天府之国”成都,有光华、柳林两校区,辖地2300余亩。校园湖光柳影,芳草绿树,翩翩学者,蔚为大观,是著名的“园林式院校”,实乃读书治学的理想园地。
学校深入实施创新驱动战略,坚持服务国家重大需求和学科前沿相结合,以重大现实问题为主攻方向,加强应用研究,产出一大批高水平的研究成果。获批中宣部首批“全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经济学研究中心”,拥有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基地“中国金融研究中心”,教育部哲学社会科学实验室“金融安全与行为大数据实验室”,省部共建协同创新中心“金融安全协同创新中心”以及 “中国家庭金融调查与研究中心”“西财智库”等一批高水平研究机构和高端智库。学校不断加强对国家、行业、区域经济社会发展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的研究,着力打造国家“金融智库”和“西部财经智库”。不断发挥学科专业和人才优势,提升合作交流质效,主动服务乡村振兴战略,积极做好对口帮扶工作,勇担大学社会责任。
学校大力实施人才强校战略,在波澜壮阔的办学历程中,人文荟萃,名师云集。胡适、钱钟书、徐志摩、叶圣陶等大师在此传道讲学;谢霖、陈豹隐、汤象龙、许廷星、刘诗白等著名经济学家于此授业解惑。截至2023年2月底,全校教职工2195人,专任教师1325人,其中,教授(研究员)366人、副教授(副研究员)555人,博士生导师323人,全职海归博士341人,国家级人才118人,形成了海内外人才的“群聚效应”。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