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考生多少分能上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在安徽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
2025年安徽高考考生要想上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43分左右(位次54014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33分左右(位次214530名左右)。
1、2024年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在安徽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62分(位次45363),物理类为465分(位次176100)。
2、2023年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在安徽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40分(位次51563),物理类为428分(位次165494)。
3、2022年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在安徽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83分(位次50286),物理类为435分(位次164333)。
注:以上只是安徽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在安徽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安徽(历史类) | 本科 | - | - | 462 |
2024 | 安徽(历史类) | 本科 | 462 | 45363 | 462 |
2023 | 安徽(历史类) | 本二 | 440 | 51563 | 440 |
2023 | 安徽(历史类) | 本二 | 440 | 51707 | 440 |
2022 | 安徽(历史类) | 本二 | 483 | 50286 | 480 |
2022 | 安徽(历史类) | 本二 | 484 | 49555 | 48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安徽(物理类) | 本科 | 465 | 176100 | 465 |
2024 | 安徽(物理类) | 本科 | 465 | 175088 | 465 |
2024 | 安徽(物理类) | 本科 | 469 | 170439 | 465 |
2024 | 安徽(物理类) | 本科 | 470 | 169024 | 465 |
2023 | 安徽(物理类) | 本二 | 428 | 165494 | 427 |
2023 | 安徽(物理类) | 本二 | 430 | 162513 | 427 |
2022 | 安徽(物理类) | 本二 | 435 | 164333 | 435 |
2022 | 安徽(物理类) | 本二 | 436 | 162882 | 43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安徽高考多少分能上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简介
浙江越秀外国语学院是经国家教育部批准设立的全日制普通本科院校。学校坐落于中国首批历史文化名城、著名的江南水乡、鲁迅故里——浙江绍兴,始创于1981年,2008年升格为本科高校,2015年顺利通过教育部本科教学工作合格评估,2017年被浙江省学位委员会列为硕士学位授予权立项建设单位。
学校重视学科专业建设,已形成以外语为特色、文学为主体、经济学与管理学为两翼、多学科协调发展的学科专业布局。外国语言文学是浙江省一流学科,外国语言学及应用语言学、法语语言文学、中国语言文学、日语语言文学等4个学科是绍兴市重点学科。根据武书连中国民办大学学科门类排行榜,我校文学学科连续多年位居全国民办高校第1名,经济学、管理学等学科多年位居全国民办高校前20强。翻译、汉语国际教育、日语和朝鲜语等4个专业为“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法语、朝鲜语、日语、编辑出版学、国际商务、酒店管理、翻译、汉语国际教育、俄语、国际经济与贸易等10个专业为“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朝鲜语、英语、法语、传播学、国际经济与贸易、翻译、酒店管理、国际商务等8个专业为省级优势(特色)专业;英语、商务英语、西班牙语、电子商务专业为绍兴市重点专业;2门课程获批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
学校是“联合国学术影响”组织成员,近年来科研、教研水平不断提升。立项国家级科研项目56项(含重点项目3项)、省部级科研项目140余项(含重大项目2项),获各类科研奖80余项。“东北亚研究中心”和“非洲大湖区研究中心”入选教育部国别与区域研究中心;网络安全与文明社科普及基地为省级社科普及基地。现有省级重点建设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十四五”省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2个,“省国际人文交流基地”1个;市级文化创新团队3个,市级重点实验室1个,市级特色智库1个,市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7个。2021年学校入选全国首批 “校企协同就业创业创新示范实践基地”。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