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安徽考生多少分能上三明学院?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三明学院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三明学院在安徽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安徽高考多少分可以上三明学院
2025年安徽高考考生要想上三明学院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462分左右(位次45390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443分左右(位次202994名左右)。
1、2024年三明学院在安徽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87分(位次34644),物理类为489分(位次141815)。
2、2023年三明学院在安徽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459分(位次42598),物理类为438分(位次153683)。
3、2022年三明学院在安徽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02分(位次36182),物理类为447分(位次149249)。
注:以上只是安徽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三明学院,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三明学院在安徽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安徽(历史类) | 本科 | 487 | 34644 | 462 |
2023 | 安徽(历史类) | 本二 | 459 | 42598 | 440 |
2023 | 安徽(历史类) | 本二 | 475 | 34441 | 440 |
2022 | 安徽(历史类) | 本二 | 502 | 36182 | 480 |
2022 | 安徽(历史类) | 本二 | 505 | 34194 | 480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安徽(物理类) | 本科 | 489 | 141815 | 465 |
2024 | 安徽(物理类) | 本科 | 495 | 133176 | 465 |
2023 | 安徽(物理类) | 本二 | 438 | 153683 | 427 |
2023 | 安徽(物理类) | 本二 | 460 | 126676 | 427 |
2022 | 安徽(物理类) | 本二 | 447 | 149249 | 435 |
2022 | 安徽(物理类) | 本二 | 474 | 116408 | 435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安徽高考多少分能上三明学院,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三明学院简介
学校办学历史可追溯到1903年12月12日正式开学的全闽师范学堂。1992年,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叶飞为学校前身之一的三明师范学校题词“闽师之源”。1999年9月至2000年10月由三明师范高等专科学校、三明职业大学、三明师范学校、三明市教师进修学院合并成立三明高等专科学校。2004年5月经教育部批准成立三明学院。
学校紧扣福建省“四大经济”和三明市“433”现代产业体系,构建以服务装备制造、材料化工、文化旅游、电子信息、数字经济、新闻传播、土木建筑、设计艺术等产业为重点的专业集群以及师范教育特色专业,并积极拓展和更新专业内涵。学校承担教育部新工科、新文科研究与实践项目;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2门国家级一流本科课程,14个省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4个省级特色专业、7个省级服务产业特色专业、4个省级卓越人才培养计划专业;8个省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省级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8个省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2个省级现代产业学院;63门省级一流本科课程、14门省级精品课程、9门省级精品资源共享课,2门省级课程思政示范课程,4个省级“思政课程”“课程思政”教育教学改革精品项目;20项高等教育省级教学成果奖。2016年至今,学生参加各类学科竞赛获国家级奖项1234项,省级奖项2042项。近两年,本科生以第一作者发表“三类高质量”学术论文13篇。学校创新创业教育成效突出,在历届“互联网+”大学生创新创业大赛中荣获国赛1金2银13铜、省赛22金27银36铜,成绩位列省内同类高校前列。先后获批“福建省首批深化大学生创新创业教育改革示范校”“全国大学生KAB创业教育基地”“福建省创新创业创造教育示范院校”“国家级众创空间”“全国创新创业典型经验高校”,入选首批国家级创新创业学院建设单位。毕业生年终毕业去向落实率多年保持在95%以上。
学校是“十四五”时期“教育强国推进工程”建设高校、教育部“产教融合创新基地”全国首批试点院校、教育部人工智能助推教师队伍建设试点高校、福建省党建工作示范高校、福建省“三全育人”综合改革试点建设高校、教育部“一站式”学生社区综合管理模式建设自主试点高校。学校获全国精神文明建设工作先进单位、全国民族团结进步示范单位、全国绿化先进集体、全国绿化模范单位、全国健康学校建设单位、全国五四红旗团委、福建省文明学校、福建省高校毕业生就业创业工作先进单位、华夏书香校园、全民阅读示范基地等荣誉称号。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