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福建考生多少分能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最低需排名位次多少?今年有意报考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的考生,请参考赶考生高考志愿智能填报系统查询的: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福建历年招生录取分数线、位次等数据,考生可以自己测一测被录取的概率!
一、2025年福建高考多少分可以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2025年福建高考考生要想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本科批:历史类预估需588分左右(位次1943名左右),物理类预估需554分左右(位次38205名左右)。
1、2024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福建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76分(位次2850),物理类为579分(位次25160)。
2、2023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福建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84分(位次2642),物理类为557分(位次26338)。
3、2022年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福建本科批最低录取分数线:历史类为580分(位次2693),物理类为580分(位次14555)。
注:以上只是福建高考最低多少分能进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可选择的专业范围较窄,若是打算报考热门专业,则需要考生更高的成绩分数或者位次排名。
二、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在福建各批次录取分数线(近三年)
1、历史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福建(历史类) | 本科 | 576 | 2850 | 431 |
2023 | 福建(历史类) | 本科 | 584 | 2642 | 453 |
2022 | 福建(历史类) | 本科 | 580 | 2693 | 468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2、物理类
年份 | 招生省份 | 录取批次 | 最低分 | 最低位次 | 省控线 |
---|---|---|---|---|---|
2024 | 福建(物理类) | 本科 | 579 | 25160 | 449 |
2024 | 福建(物理类) | 本科 | 595 | 17945 | 449 |
2023 | 福建(物理类) | 本科 | 557 | 26338 | 431 |
2023 | 福建(物理类) | 本科 | 584 | 16241 | 431 |
2022 | 福建(物理类) | 本科 | 580 | 14555 | 428 |
各专业分数线: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注:2025年预估分数线只是作为高考志愿填报参考,由于影响因素较多,究竟2025年福建高考多少分能上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待2025年高招结束后,以高校发布的信息为准。
三、首都经济贸易大学简介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创建于1956年,是由原北京经济学院和原北京财贸学院于1995年3月合并、组建的北京市属重点大学。建校68年来,学校秉承“崇德尚能,经世济民”的校训精神,坚持内涵、特色、差异化发展道路,发展成为一所以经济学、管理学为重要特色和突出优势,法学、文学、理学和工学等多学科相互支撑、协调发展的北京市高水平研究型大学。
学校拥有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及相应的博士后科研流动站,11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18个专业硕士学位授权点(领域)。一级学科应用经济学、工商管理、统计学获批北京市高精尖学科,应用经济学和工商管理获得北京市与中央高校共建一流学科项目支持。应用经济学下属二级学科劳动经济学获批国家级重点学科,并入选教育部“特色重点学科项目”。应用经济学、统计学获批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企业管理、会计学获批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学科,管理科学与工程获批一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政治经济学等7个学科获批二级学科北京市重点建设学科。劳动关系、法律经济学、媒介经营与管理、城市经济与战略管理、大数据与商业智能五个学科获教育部批复设置为交叉学科。经济与管理实验教学中心被评为国家高等学校实验教学示范中心;经济学国际化人才培养实验区被评为国家级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学校与德勤华永会计师事务所共建的管理学实践教育基地获批国家级大学生校外实践教育基地;“新文科背景下经济学专业改造提升改革与实践研究”获批教育部首批新文科研究与改革实践项目;“市场营销专业虚拟教研室”获批教育部首批虚拟教研室试点;学校获评“国家生态文明教育基地”,并成为首批“国际组织人才培养创新实践基地”建设高校。
学校现有在籍学生16784人,其中本科生11522人,硕士研究生4482人,博士研究生646人,学历教育留学生91人,成人教育学生43人。本科生高考录取分数线、毕业去向落实率、毕业生起始年薪、就业相关度、用人单位满意度、职业发展潜力等指标评分均高于北京地区高校平均水平。学校先后为国家和北京市培养了近二十万优秀人才,一大批校友活跃在政府部门、教育界、学术界和金融、财税、会计等行业以及各大企事业单位,近80%的毕业生签约北京单位,成为服务首都经济社会发展的重要力量。
相关推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