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高考609分左右能上什么好的大学?有哪些609分左右可以报考的公办或者民办的本科院校?

一、高考609分能上的好大学有哪些?
609分能上的好大学有(本科批):西南财经大学(公办)、北京化工大学(公办)、中国农业大学(公办)、东北农业大学(公办)、中山大学(公办)等,一共93所本科批次大学可以上。
更多院校,详见如下汇总名单或赶考生AI高考志愿系统,供2024年考生报考参考!
二、高考609分能上的大学名单一览表
2023年各大学在各省招生最低录取分数线在609分的院校一共125所。其中公办院校125所,民办院校0所,本科批次学校招生93所,大专及专科批次学校招生0所。
| 序号 | 院校 | 属性 | 招生省份 | 科目 | 批次 | 最低分 |
|---|---|---|---|---|---|---|
| 1 | 温州医科大学 | 公办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 | 609 |
| 2 | 武汉大学(医学类) | 公办 | 江西 | 文科 | 本一 | 609 |
| 3 | 西南大学 | 公办 | 天津 | 综合类 | 本科A | 609 |
| 4 | 山东师范大学 | 公办 | 天津 | 综合类 | 本科A | 609 |
| 5 | 西安交通大学 | 公办 | 湖南 | 历史类 | 本科 | 609 |
| 6 | 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 | 公办 | 海南 | 综合类 | 本科 | 609 |
| 7 | 深圳大学 | 公办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 | 609 |
| 8 | 华南师范大学 | 公办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 | 609 |
| 9 | 中国石油大学(北京) | 公办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 | 609 |
| 10 |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 公办 | 湖南 | 物理类 | 本科 | 609 |
| 11 | 华东政法大学 | 公办 | 四川 | 理科 | 本一 | 609 |
| 12 | 北京化工大学 | 公办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 | 609 |
| 13 | 西南政法大学 | 公办 | 广东 | 历史类 | 本科 | 609 |
| 14 | 中国政法大学 | 公办 | 重庆 | 物理类 | 本科 | 609 |
| 15 | 上海对外经贸大学 | 公办 | 天津 | 综合类 | 本科A | 609 |
| 16 | 中国人民大学 | 公办 | 内蒙古 | 文科 | 本一A | 609 |
| 17 | 哈尔滨工业大学(威海) | 公办 | 福建 | 物理类 | 本科 | 609 |
| 18 | 安徽大学 | 公办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 | 609 |
| 19 | 首都经济贸易大学 | 公办 | 天津 | 综合类 | 本科A | 609 |
| 20 | 大连理工大学 | 公办 | 贵州 | 理科 | 本一 | 609 |
| 21 | 四川大学 | 公办 | 广东 | 历史类 | 本科 | 609 |
| 22 | 西北工业大学 | 公办 | 江苏 | 历史类 | 本科 | 609 |
| 23 | 上海外国语大学 | 公办 | 广东 | 历史类 | 本科 | 609 |
| 24 | 北京交通大学 | 公办 | 湖北 | 物理类 | 本科 | 609 |
| 25 | 沈阳药科大学 | 公办 | 海南 | 综合类 | 本科 | 609 |
| 26 | 武汉理工大学 | 公办 | 广东 | 物理类 | 本科 | 609 |
| 27 | 四川大学 | 公办 | 湖北 | 历史类 | 本科 | 609 |
| 28 | 东北农业大学 | 公办 | 海南 | 综合类 | 本科 | 609 |
| 29 | 中山大学 | 公办 | 吉林 | 理科 | 本一A | 609 |
| 30 | 四川师范大学 | 公办 | 海南 | 综合类 | 本科 | 609 |
| 609分可以上的大学(共125所),更多见:https://www.gankaosheng.com/zhiyuan/ | ||||||
注:由于篇幅有限,以上仅列出30所院校,609分可以上什么大学的完整名单,请见新高考网AI志愿填报助手!
三、609分可以报考的院校简介
1、温州医科大学
温州医科大学是浙江省省属普通高等学校。学校可溯源至创办于1912年的浙江医学专门学校,1958年8月由浙江医学院从杭州分迁至温州建立,初名“浙江第二医学院”,后以校址所在地定名为“温州医学院”,2013年更名为“温州医科大学”,2015年成为浙江省政府、国家卫生健康委和教育部共建高校。2017年,成为浙江省重点建设高校。2023年,立项为浙江省高水平大学建设高校。
学校拥有国家级一流本科专业建设点18个、国家级特色专业建设点4个、国家专业综合改革试点项目1个、教育部“卓越医生教育培养计划”试点项目5个、国家级人才培养创新实验区1个、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2个、国家级实践教育基地1个、国家临床教学培训示范中心1个、国家虚拟仿真实验教学中心2个;国家级一流课程23门、国家级精品资源共享课程5门、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1门、国家级来华留学生英语授课品牌课程2门、教育部首批课程思政示范课程1门,全国首届优秀教材二等奖1本(主编),全国教材建设先进集体1个;首批国家级虚拟教研室建设试点2个,国家级教学团队2个、国家级教学名师3人,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团队1个,教育部课程思政教学名师1人,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7项(主持)和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一等奖1项(第二参与单位)。
2、武汉大学
江城多山,珞珈独秀;山上有黉,武汉大学。
求知在武大,成才在珞珈。武汉大学率先提出“创造、创新、创业”教育的新理念,培养“厚基础、宽口径、高素质、创新型”复合人才,积极探索适应经济与社会发展的人才培养模式,培养了70余万各类人才,仅两院院士就有100余人,为国家建设和社会进步作出了重要贡献。
3、西南大学
西南大学(Southwest University)是教育部直属,教育部、农业农村部、重庆市共建的重点综合大学,是国家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211工程”和“985工程优势学科创新平台”建设高校。现任党委书记张卫国教授、校长王进军教授。
百余年来,筚路蓝缕,玉汝于成,数代西南大学人以其弘毅坚韧、自强不息的奋斗铸就了“特立西南、学行天下”的大学精神,不断丰富着“含弘光大,继往开来”的校训内涵。